孙山,郑弘文等五人排着队,旁边洪秀才和黄秀才陪同。 忽然又响了一声,这是第三炮,也是最后一炮,示意着学生列队,等待入场。 此时县令带着县丞、县学的教官等人站在考场的入口。 洪秀才急切地说:“你们排好队,点名入场。” 不一会儿,就有衙役过来整理队伍,让考生排成两队。陪同考试人员的亲属可以站在一边护着学子。 黄秀才跟前面的一个人打了声招呼,孙山远远看过去,正是禀保的禀生。 此时他站在入场口,等待担保学生进场。 很快就轮到孙山五人,办事人员点名。 互结的五个学生站在一起,衙役上来搜身。 由于还是二月份,天气还冷。 孙山穿的外套要求脱掉,衙役仔细搜查,孙山穿着单衣冻得瑟瑟发抖。 此县试没有传说中的脱光光,衙役隔着单衣全身上下其手乱摸,直到确定没夹带才放行。 孙山五人由禀生当场确定本人作保,之后提交“禀保互结亲供单”,领取答题用纸。 所谓答题用纸,并不是单单白纸,而是内面印有红线的厚纸折本,封面上的姓名栏中需填上本人姓名,祖上三代姓名,以及本人的座号。 拿到答题用纸后,洪秀才、黄秀才以及作保的禀生不准再进一步,也就是可以回家了。 孙山五人则由衙役带进县学,等待所有学子检查好入场。 学子进完考场后,由县令大人亲自到大门上锁并封,也就是说考场不准任何一人进入,直到考完。 县令领着必要的考试作用人员、学生给孔圣人上香,拜了三拜后,由教谕宣读考场规矩。 宣读完,考生根据考号,由衙役带领,找到座位。 等待考题发下来,准备考试。 考棚是一排一排的木板小房间,一看就是临时搭建的。 总共三排,每一排只看到前一排的房子后背,所以看不到考生怎样考试,不用相互影响。 孙山很快找到属于自己的房间,掀开小木板,走了进去。 房子又矮又窄,非常逼仄。里面放了一张桌子,一张凳子。条件非常简陋,看上去让人皱眉头。 这一次孙山非常庆幸自己又矮又瘦,躲入考房,活动自如,轻轻松松。 要是一米八的大个子,嘿嘿,可难受了。 孙山点起考场提供的蜡烛,快速用布擦拭干净桌椅,免得弄脏答题试卷。 整理好考房,剩下的只有等待。 也不知道等了多久,天色大亮。考场上忽然敲了几声,该到发试题的时候了。 不一会儿,就有人过来发试题了。 孙山仔细查看一下,有15张试题,若干白纸, 第一步先检查试题有没有含糊的地方,要是印得不清楚,需要及时禀报,及时换试卷。 孙山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试题完好无损,同时也松了一口气。 上面的内容跟月考的内容差不多,孙山非常有信心。 随后拿出所谓的印有红线的“折本”填写好家庭背景资料,这个一定要填写准确无误,要是乱填,还有可能被认为“替考”。 第一场考的是贴经,也就是考你对四书五经的熟练,只要用心背诵过,一定能答出来。 上面有一题出自《大学》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要求你填写下一句“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孙山已经把四书五经背得滚瓜烂熟,这个当然难不倒他。 唯一注意的书写要整洁,而且无误。 孙山先用抄稿纸写一遍答案,再三确定后,重新抄到一开始换取来,印有红线的考试纸。 15张的试卷,考的题目还是很多。 但时间也给很多。 从天亮一刻开始考,到天黑一刻收卷。 所以孙山一点也不着急,先做一遍,再把答案抄一遍。 这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度以及整洁度。 上午做好试题,中午衙役会来分发午饭。 孙山瞄了一眼,劳改犯的午餐都比它丰盛。一碗浓稠的番薯米粥,番薯多米饭少,一碟咸菜。 爱吃不吃,不吃就放一边。 孙山不觉得饿,所以没吃,也害怕上茅房。 虽然可以申报去茅房,但会被做记录。 如果太优秀,成绩还是过的。如果刚巧有跟你差不多成绩的考生,县令大人会淘汰上茅房的那一位。 孙山正在认真地抄写答案,这时候县令大人从上面走了下来,一排一排地巡逻。 偶尔会在考生面前停留。 孙山也被“光顾”,但丝毫没有压力。这种场面等于被监考老师盯着,已经习惯了。 孙山一直坚持他盯他的,我做我的,河水不犯井水,互不干涉。 答案很快就抄好,孙山再次检查一遍,发现无误后,打算交试卷。 县试是可以提前交考卷的,但你交考卷,不一定能走出考场。 必须等齐二三十人才被放出去。 孙山把试卷和草稿一同交上去,此时在考场门口已经聚集了好些人,看到孙山出来,个个脸色大喜。 孙山被盯得莫名其妙的,这些考生中没有黄氏学堂的,也没有洪氏学堂的,孙山一个都不认识,怎么看到他都带有喜色的? 衙役安排他排在最后,之后考场大门就打开了。 考生一个一个地排队走出大门。 等孙山刚踏出大门一步,后面的衙役又重重地关上门。 孙山终于明白为什么他们那么开心了。 肯定千盼万盼,盼够人数,衙役就会“放牌”,也就是放人出考场。 孙山心里想,他们肯定等了好久,才等到姗姗来迟的自己,所以看到自己才那么欢喜。 走出考场后,已经大下午了。 肚子咕咕叫。 孙山本想吃了考场发的午饭,但害怕笨手笨脚倒翻,弄到卷子。 最后忍痛割爱,不吃花了钱的考场饭。 孙山没有急着回学堂,之前约定了,考完就各自回去,不用等。 因为不知道谁早出,谁晚出,干脆不用等了。 此时肚子饿得难受,孙山走到南区这边,找了间云吞店吃云吞。 抬头一看,还是第一次跟孙伯民来的云吞店。 看来店家的确有两把手艺,开了那么久,还未倒闭。 还记得店家说过,他们家的云吞,县令大人吃了都竖起大拇指,也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 或许会成为黄阳县的十大未解之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