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煜应允而下,随之同荀攸一同拱手离去,只留下曹操一人独自留在营帐内。
月光下
照亮着陈煜、荀攸二人的脸庞,二人慢慢的走着,陈煜颇为感慨道:“自袁隗、袁基二人死于雒阳,我便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盟主之位已和主公无关,然既各路诸侯联盟,今主公欲成大事,拉拢人心,则除却盟主位占据大义之外,这升坛人亦丝毫不逊色半分,故早早便开始安排此事,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臧洪自己找上门,倒是省却了一番功夫。”
“叔弼,主公心思多变,汝还需注意。”
荀攸见四下无人,当即提醒了陈煜一句,他的叔祖父荀爽看重陈煜,他本人亦是看重陈煜,故而不想陈煜走错……
闻言,陈煜只是摇摇头,看向荀攸认真的回应道:“公达,汝错矣,我信他,正如他信我一般,之所以如此,只是主公想起了卢植何进二人罢了,此二人对主公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之所以至今为止主公未曾有变,其二人功不可没,煜愿随主公又何尝不是如此。”
承两任大将军遗志者,非曹操莫属。
听到陈煜的话,荀攸沉默了,或许有些东西他不如陈煜看的明白,又或许如他叔祖父荀爽所言陈煜一直未曾忘记自己的本心,不过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才吸引他前来曹操的麾下。
次日,一大早,袁绍召集各路诸侯,在营帐内定下曹操为升坛人,各路诸侯都不曾反对,皆沉默以对。
当即,曹操接过臧洪的手快速的开始搭建祭台,开始准备着所有关于祭天的一系列准备,自曹操任升坛人开始,一切都开始变得顺风顺水,再也没有出现如同臧洪一类的事情出现。
两日后,铸祭台五层,周边遍布着五方旗帜,上建白旄黄钺,兵符将印,遂曹操伫立于祭台之下,朝着袁绍道:“请盟主登台!”
随着曹操的话音落下,各路诸侯齐齐开口道:“请盟主登台!”
一时间,联军士卒纷纷开口,声浪喧嚣如潮,连绵不绝。
袁绍整顿衣冠,腰佩宝剑,慨然而上,遂焚香祭拜,从曹操手中接过誓文,开口言曰:“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话音落下,天空忽然响起一阵雷鸣之声,似乎在响应着袁绍的话,也似乎在见证着各路诸侯的结义联盟,遂众人歃血为盟,一饮而下,论其当下之势,言董卓之害,朝廷之危,不由潸然泪下涕泗横流,当歃血为盟结束,袁绍走下祭台,众人皆扶袁绍升帐而坐,袁绍坐盟主位居于正中,至于剩下的人按照爵位高低年龄大小分列坐于左右。
宴席之上,酒过数巡之后,广陵太守张超遂持酒杯起身道:“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
众人皆应之,言之称是,然袁绍随之开口道:“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各路诸侯连忙回应称:“惟命是听!”
袁绍见火候差不多遂笑道:“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更须一人为先锋,直抵汜水关挑战。馀各据险要,以为接应!”
随着袁绍话音落下,其余各路诸侯皆沉默,一个个都低着头不曾回应袁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