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东省的省委副书记汪振声,东省钢铁厂修建的时候,汪书记作为总负责人,没少往京城跑,他们是打过交道的!</p>
潘长青点点头,“是他。他现在干的可杂了。分配给他的任务特别多,特别重,干不好要挨批评的。”</p>
陈左贤三人:“……”</p>
潘长青又说:“我干得不好也要挨批评的。”</p>
陈左贤三人:“……”</p>
“不过,”潘长青紧接着说道,“我表现一直很好,没挨过批评。小谢一直都是表扬我的。我和老汪比赛刨地,他都刨不过我,我比他快。”</p>
陈左贤三人:“……”</p>
您还挺骄傲!</p>
汪振声是干活累了休息一会,放松一下大脑和眼睛,一扭头看见几个熟人带着陌生人来了,也不知道是啥来头,他立刻就扛起了锄头,准备去干活。</p>
潘长青:“……”</p>
他喊住汪振声:“老汪!”</p>
汪振声:“老潘呐,你忙啥去了?”</p>
陈左贤走过去和汪振声打招呼:“汪书记。”</p>
“陈同志?原来是你呐。”</p>
“是我,我们来找小谢同志了解一下研究进展,没想到能在这儿见到您。您还好吗?”</p>
“挺好!在这儿和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真的学到了很多。”</p>
陈左贤:“……”</p>
懂,都是生存的智慧!</p>
当天,陈左贤三人熟悉了一下干校的情况,又在谢赟的陪同下去了柳树屯大队,看望杨支书,因为这属于私事范畴,所以,他们婉拒了何书记等人的陪同。</p>
陈左贤给杨支书带了点京城特产和赵鹏飞的亲切问候。</p>
对于杨支书还兼职给研究院看大门这件事,他们接受良好,从打进入曲水县,他们的认知就不断的被刷新,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真的不容小觑。</p>
☆</p>
陈左贤三人在桃园公社待了三天,每天起早贪黑的和大家一起畅谈研究心得,他们已经弄清楚了,研究确实是团队一起做出来的,但小谢也是有真才实学的,并不是挂名草包。</p>
双方确立了【月报】这种交流方式,每个月,由谢赟把研究进展寄到京城,京城那边再把实践进展寄回给她。有问题他们尽量自己解决,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请谢赟进京交流,甚至到各个工厂去指导实践。</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