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并六合,功烈照寰宇。车同轨,书同文,四海归一主。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始皇之名,永载史册。</p>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政灭六国后,咸阳廷议,确立国本。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遂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p>
在建立皇帝制度的同时,秦王政也在中央政府层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国家事务。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负责辅佐皇帝处理政务,九卿则分别掌管各项具体事务,这一制度极大地加强了中央集权。</p>
此外,秦王政还坚定不移地继续执行了自孝公变法以来由商鞅所推行的法家政策。他深知法家思想对于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他大力提拔那些通过军功获得地位的新贵族,打破了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度,使得国家的权力更加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p>
他还信奉阴阳家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又因为十月属水,故以十月为岁首,施行颛顼历。</p>
颛顼历,秦朝历法,是中国古六历之一。</p>
秦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以咸阳为中心修筑驰道。东方大道由咸阳出函谷关,沿黄河经山东定陶、临淄至成山角;西北大道由咸阳至甘肃临洮;秦楚大道由咸阳经陕西武关、河南南阳至湖北江陵;川陕大道由咸阳到巴蜀。</p>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平定南方百越自此,、将百越之地纳入版图,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完成了华夏统一大业,进入了帝国时代。</p>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修凿灵渠,秦始皇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运载粮饷。前后历时五年,终于凿成灵渠。</p>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派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北击匈奴,匈奴战败而逃,秦遂取河南地,设九原郡,置44县,移民垦守。</p>
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各诸侯国为了防御外敌入侵,纷纷在各自的边境地区修筑长城。其中,秦国、赵国和燕国在北方的长城修筑尤为突出。然而,这些长城各自为政,并未形成统一的防御体系。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国防、防御北方匈奴的侵扰,修筑了一条连接秦、赵、燕三国长城的“万里长城”。</p>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确实颁布了“燔诗书”令。?秦始皇颁布“燔诗书”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禁绝私学、推行法家思想、消除六国遗民的故国记忆以及避免百家争鸣带来的社会动荡。</p>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方士卢生等人求取仙药失败后便开始私下说秦始皇坏话,之后更是携带求药巨资出逃,秦始皇得知后大怒,立刻将咸阳城内的数百方士活埋,这就是“坑儒”的由来。</p>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5次东巡途中死于沙丘宫。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段,伪造诏书,逼迫太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自杀,从而使胡亥继承了皇位史称秦二世,自此朝廷大权落到了赵高的手中。</p>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大泽乡举起了华夏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旗帜。</p>
公元前207年,丞相赵高逼迫秦二世自杀于望夷宫中,去秦帝号并立子婴为秦王,五天后子婴诛赵高,同年十月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正式灭亡。</p>
在华夏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中,秦朝犹如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历史的转折点上,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经济改革和文化融合,为后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短暂的王朝,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仅仅存在了十五年,但它所创造的辉煌成就和对历史的深远影响,却远远超出了其存在的时间范围。</p>
政治统一与制度创新:奠定华夏中央集权社会的基石</p>
实现大一统,结束分裂局面</p>
秦朝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实现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秦国通过一系列战争,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达五百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p>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的创新。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这一制度变革,使得国家的政令能够迅速传达到各地,保证了政令的统一和有效执行。同时,秦朝还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强化了皇权,使得皇帝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这一政治体制的确立,为华夏中央集权王朝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被后世王朝所沿用和发展。</p>
</p>
实行郡县制度</p>
秦始皇废除封建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央官僚体制与地方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36个郡(后面又增设了其他郡),每郡设守令、县设县令,以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提升国家的统一程度和管理效能。</p>
统一度量衡与货币</p>
秦朝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繁荣,采取了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措施。秦始皇下令制定了一套全国统一的度量衡标准和货币制度,消除了地区间的交易障碍,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为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度量衡和货币的统一,使得各地的商品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交换和流通,推动了商业的繁荣和手工业的发展。</p>
统一货币政策</p>
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战国时期各国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如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楚国的蚁鼻钱等,这些货币只能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流通,严重阻碍了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统一全国的经济制度,其中统一货币是重要内容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