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来展现他们内心的挣扎与成长。”艾莉丝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她轻轻俯身,手指在大纲上的一处轻轻点触,仿佛在为她的想法寻找一个落脚点。</p>
悠一闻言,眉头微蹙,他抬头看向艾莉丝,眼中闪过一丝思考的光芒。“你的想法很有深度,但我担心这样会让故事显得过于琐碎。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加入一些校园活动的元素,比如文化节、运动会,让故事更加丰富多彩?”</p>
艾莉丝微微一笑,她理解悠一的担忧,也知道他们在创作上需要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你说得对,我们不能只关注个体的内心世界,而忽视了校园这个大舞台。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经历变化,这样既能展现他们的内心世界,又能让读者感受到校园生活的活力。”</p>
两人继续讨论着,声音时高时低,时而争执,时而妥协。偶尔有同事路过,都会被他们热烈的气氛所吸引,忍不住驻足聆听片刻,有的甚至投来赞许的目光。</p>
然而,创作之路并非总是平坦的。在撰写初稿的过程中,悠一和艾莉丝遇到了一个棘手的分歧。他们对于某个关键章节的描写方式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谁也无法说服对方。</p>
“我觉得这段描写应该更加细腻,通过细节来展现学生的情感变化。比如,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内心的挣扎和不甘,这些都需要通过文字来细腻地呈现出来。”艾莉丝的声音有些急切,她双手紧握,仿佛要将自己的信念注入到每一个字中。</p>
悠一则摇了摇头,他认为过于细腻的描写会让读者感到冗长和沉闷。“我觉得我们应该注重情节的推进,让读者能够快速地进入故事,感受到紧张的氛围。如果过于纠结于细节,可能会让读者失去耐心。”</p>
两人的争执让办公室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他们都知道,创作需要妥协和合作,但有时候坚持自己的观点也是必要的。他们各自沉默了一会儿,都在思考着如何找到一个满意的解决方案。</p>
终于,悠一打破了沉默。“或许我们可以试试将两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先通过细腻的描写来展现学生的内心世界,然后再通过紧张的情节推进来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节奏。这样既能满足你的要求,又能让故事更加吸引人。”</p>
艾莉丝闻言,眼前一亮。她仔细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案确实可行。“好主意!我们可以试试。这样既能展现学生的内心世界,又能让读者感受到故事的张力。”</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