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儒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向丁连忙说道,“不知今日大儒进宫,有何要事?”</p>
孙大儒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沉吟片刻,说道:“老臣听闻皇上和皇后娘娘正在制定重建大计,心中甚慰。老臣以为,国家想要长治久安,除了物质上的重建,更需要精神上的重建。而教育,便是重中之重。”</p>
向丁与丁瑶对视一眼,两人都明白孙大儒话中深意。丁瑶开口说道:“孙大儒所言极是。这些年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许多孩子都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如今百废待兴,我们更应该重视教育,让孩子们都能读书识字,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p>
“皇后娘娘深明大义!”孙大儒抚掌赞叹,“老臣愿为皇上和皇后娘娘分忧,尽绵薄之力,重振我朝教育!”</p>
“好!”向丁激动地站起身,“有孙大儒这句话,朕就放心了!”</p>
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重建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赵刺史奔波于各地,协调资源,安抚百姓,在他的带领下,受灾地区逐渐恢复了生机。农田里,农民们辛勤劳作,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河道边,工人们挥汗如雨,修复着水利设施。王工匠带领着一批批技艺精湛的工匠,日夜不停地施工,一座座崭新的房屋在废墟上拔地而起,曾经满目疮痍的城市,也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繁华。</p>
孙大儒则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改革中,他亲自编写教材,制定教学方案,并四处奔走,招募优秀的教师。在他的努力下,一所所学堂在城镇乡村拔地而起,朗朗读书声再次回荡在人们耳边。</p>
“陛下,您看这个……”一日,丁瑶拿着一份奏折走进御书房,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p>
向丁接过奏折,仅仅看了几行,眉头便舒展开来,“看来,我们的国库很快就能充盈起来了……”</p>
奏折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地商贸往来的情况,其中一封来自江南的奏折格外引人注目。周商人,一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商人,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过人的胆识,将南方的丝绸、茶叶等特产运往北方,又将北方的马匹、皮革等货物运往南方,在南北之间架起了一座座互通有无的桥梁。</p>
“周商人真是个人才!”向丁放下奏折,赞叹道,“他不仅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税收,更为南北方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p>
“是啊,”丁瑶笑着说,“当初我们鼓励民间发展贸易,没想到效果如此显着。看来,想要国家富强,光靠朝廷是不够的,还要充分发挥民间的力量。”</p>
“你说得对。”向丁点头表示赞同,“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放手去做。”</p>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