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马良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p>
在荆州,马良在年青一代中的名声,也是仅次于诸葛亮和庞统。</p>
但在人才济济的刘备集团,又处于草创阶段,官位一直是僧多粥少。</p>
论资排辈,固然轮不到年龄比诸葛亮还小的马良,论功行赏,也是军功为重。</p>
在短时间内,马良要想凭政绩脱颖而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p>
他能够力压潘濬、王甫一头,已经尽了他的全力。</p>
他的政绩虽然可观,也就局限在荆州,要想得到刘备的提拔重用,唯一的捷径也只有出使江东一途。</p>
在湘水划界之前,刘备先礼后兵,因为诸葛亮的举荐,马良获得了出使江东的机会。</p>
马良不负诸葛亮所望,出使江东获得空前成功,达成了绝对有利于刘备集团的湘水划界盟约。</p>
由此,马良才算是进入了刘备集团的权利核心,成为荆州名副其实的第二号人物。</p>
本来,因为马良的阵亡,诸葛亮心痛好友,想重用马谡作为补偿。</p>
谁知道,刘备临终前的话语,却让诸葛亮有力无法使。</p>
这次诸葛亮想派马谡出使吴国,在马谡立下功劳以后,也好名正言顺提拔重用他。</p>
马谡文武双全,在江东陪同刘备结亲数月之久,对江东的官员非常熟悉,由他出使,和孙权建立外交关系并不难。</p>
而且马谡由武转文,从军队转业道地方上打理政务,最多不过一郡之地,料想不会造成不良后果,也算不得违背刘备临终前的旨意。</p>
诸葛亮打好了如意算盘,派人去通知马谡前来。</p>
谁知道,马家传来消息:马谡外出游学未归,听说是前往南蛮地区,难以在短时间内找到。</p>
诸葛亮听了以后,不惊反喜!</p>
因为孟获的造反,引起了诸葛亮的警觉,他决定在北伐中原之前,先收服南蛮地区。</p>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马谡他深入南蛮地区游学,无非是考察风土人情,其用心昭然若揭。</p>
诸葛亮心想,马谡既然猜到了自己的部署,立功易于反掌,提拔他倒也不急在一时!</p>
让他在南征时立下战功,也是一个可行之法,而且还发挥了马谡善于军谋的长处,就改变主意,想找另外的人出使东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