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军中大多将领更认为,和魏国联盟不再是吴国的助力,反而是一道枷锁。</p>
就连孙权也认为,与魏国的联盟已经没有必要,他翻脸成仇的心思,比曹丕更加急切、</p>
孙权觉得应该提前结束联盟,以便为自己称帝创造条件。</p>
因此,孙权还不犹豫拒绝了曹丕索要质子的要求。</p>
曹丕和孙权心照不宣,魏国和吴国之间,已经没有了缓和的余地,唯有一战而已。</p>
曹丕要的就是师出有名,孙权拒绝送质子以后,他立即下令三路大军同时攻击。</p>
曹丕从孙刘在荆州的战争中总结经验,认为只要打过长江,依靠骑兵的优势,有信心收复整个江东。</p>
曹丕的三路大军,是他替父亲曹操的复仇之战,可以说名将尽出,势在必得!</p>
中路主将,是曹家威名卓着、职位最高的大司马曹仁,是当时魏国名副其实的军中第一人,率领军师蒋济、大将常雕、王双等。</p>
东路主将,是被曹操称为曹家麒麟儿的征东大将军曹休,兵出洞口,麾下有威名赫赫的张辽、臧霸两大名将。</p>
西路更是名将云集,不但有曹家第二代能力最强的上军大将军曹真,更有张合,徐晃等军中宿将,还有夏侯家的骄子夏侯尚。</p>
魏国和吴国之间的战争拉开帷幕,孙权在象征性地写了一封求和信给曹丕,被拒绝之后,理直气壮地展开了还击。</p>
中路以朱桓和骆统等人,守濡须口对付曹仁;东路以吕范为主将,率徐盛,全琮和孙韶等人抵抗曹休,同时贺齐在后方策应。西路除了朱然坚守江陵之外,诸葛瑾和潘璋等人,也从夷陵前线回援江陵。</p>
孙权自己屯兵武昌,以为策应。</p>
从兵力部署和双方将领的能力来,显然是曹丕占据了绝对的上风。</p>
孙权虽然战胜刘备,但刘备败退白帝城以后,并没有返回成都的迹象,而是一直驻扎在白帝城,显然是不甘心失败。</p>
孙权不得不防,大都督陆逊,一直在宜都驻防刘备。</p>
……</p>
……</p>
曹丕能够击败曹植顺利继位,自有过人之处!</p>
他八岁时能文,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p>
在军事上,也算久经沙场。</p>
他十岁就与哥哥曹昂跟随父亲出征宛城与张绣结下仇怨,其后从征刘表、孙权,参加赤壁之战。</p>
曹操攻打濡须坞的战役,曹丕也曾经跟随。</p>
因此,曹丕对自己的军事才,是相当的自负的。</p>
当时刘备采用连营之法,曹丕就预见到刘备必败,做好了出其不意进攻孙权的准备。</p>
这次蓄谋已久的三路进攻,曹丕非常期待,他认为打过长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p>
为了享受胜利,曹丕想要第一时间渡过长江,跃马江东。</p>
喜欢马谡别传请大家收藏:(20)马谡别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