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看完以后,对诸葛亮的恭维非常满意。自绰其髯大笑着说:</p>
“孔明知我心也!”</p>
关羽吃下了定心丸,知道刘备不会把自己换到西川,将来书遍示宾客以自高身份,绝口不再提入川之事。</p>
刘备解决了关羽进川之忧,这才安心治理西川。</p>
刘备想改变刘璋治下的益州法纪松弛,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p>
经过再三权衡,又征求诸葛亮等人的意见以后,决定让诸葛亮为主,与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五人一起制定《蜀科》。</p>
诸葛亮深知刘备之心,《蜀科》的制定充分体现了严法治蜀的意图。</p>
一经试行,就严厉打击了地方上的不法豪强势力,各地豪强十分不满,一些与法正关系密切的豪强家族,纷纷找法正诉苦。</p>
为此,法正用当年汉汉高祖刘邦入关与民“约法三章”之事向诸葛亮进言,认为成都初定,宜“缓刑弛禁“,放宽约束。</p>
但诸葛亮认为,不能盲目沿用汉初的法度,应当因时制宜,懂得变通,婉拒了法正的建议。</p>
虽然法正在政治谋略上稍差,然而他擅长军事谋略和各种奇计,他见诸葛亮不采纳自己的建议,也不想与诸葛亮把关系闹僵,就用奇计向诸葛亮施压。</p>
法正本来性格恩怨分明、睚眦必报,他掌握蜀郡的军政大权以后,曾经对他有过小恩惠的人,都受到他的照顾而出仕。</p>
而与他有过矛盾的人,他正不知如何处理是好。</p>
法正才华横溢,名声不错,又是名士法正之孙,刘焉和刘璋都给过他机会。</p>
但因为法正本身在政略上的能力并不十分出色,有几个嫉妒他的人抓住他的一些错处进行诽谤和诬陷。</p>
虽然经过监察并没有发现什么真凭实据,但也爆出了他政绩平平的事实,因而升迁无望,让法正陷入怀才不遇的境况。</p>
刚好诸葛亮主持的《蜀科》在蜀郡试行,他就利用里面严苛的法律条款,对这些人加以报复。</p>
法正甚至断章取义,曲解《蜀科》的法律条文,擅杀原来毁伤自己的数人。</p>
如此一来,弄得以前与法正不对付的官员,人人自危,很多人都寻找新的靠山。</p>
也有的人愤而告发法正,这些人都不约而同的找到了主持《蜀科》修订的诸葛亮。希望他能够禀报刘备,不要让法正作威作福。</p>
诸葛亮深知法正是深得刘备宠信的肱股之臣,劳苦功高,向刘备告状,只能让主公为难,并影响两人的关系,因此不加过问。</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