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而农业又受限于土地资源,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各种人均资源极为有限。</p>
想要支撑起现在14亿人口高质量水平,甚至将来还有更多的人口,必须要从解决农业资源不足开始。</p>
而传统农业显然无法承担这样的任务,至少无法让这么多人口全部放开了吃。</p>
更何况农业不一定都是种吃的,还要种植用于工业的原料,而我们正在推进的工业新生产力,又需要大量的农业原料。</p>
显然依靠传统农业模式,会严重限制我们在有关原料上的获取能力。</p>
所以唯一的出路,就是利用先进的工业技术,将农业从对土地的依赖中解脱出来,变成一座座更加集约高效的工厂。</p>
到时候粮食、食用油、食糖、棉花等等,都可以利用工业科技手段,从工厂不断被生产出来。</p>
这就是我所说的工业化农业。”</p>
虽然杨乾解释的依然比较笼统,但也让人理解了他的想法,只是这能做到吗?</p>
农业说到底就是从土地里吸取养分,从太阳光中获取能量,两者结合利用植物特性合成需要的产品。</p>
所以光有技术还不行,还要有足够的能源支持。</p>
显然目前的化石能源是无法支撑起庞大的工业化农业,更何况化石能源这么贵,生产出来的工业化农产品也没有多少竞争力。</p>
所以大量且廉价的能源,才是迈进工业化农业的关键。</p>
其次就是大量的矿产资源,传统农业依靠植物对土壤中稀薄的元素富集特性,能够轻松做到。</p>
一旦进入工业化农业阶段,就需要大量的富矿资源支撑,而全球具备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极为有限。</p>
支撑工业发展就已经很不错了,还要支撑工业化农业,怎么听都不现实。</p>
最后的结果只会造成矿产资源价格飙涨,工业化农业成本高升,同样不具有市场竞争力。</p>
这两道坎迈不过去,再先进的工业技术依然不具有竞争力。</p>
徐昊和叶瑶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目前不具有很高的可行性,除非这两大难题都解决了。</p>
青薇倒是没有质疑,而是帮杨乾解释道:“我们生物实验室正在研究一项生物海水淡化渗透膜。</p>
不仅可以将海水变成淡水,而且还能收集海水中的矿物质元素,收集率超过9999,而且非常廉价,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p>
到时候不仅是工业化农业,就是工业需要的矿产元素,都可以从海洋中获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