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结党营私,却唯独将他这位大明皇帝孤立起来。想尽各种办法来蒙蔽、混淆他的视听,让他难以分辨是非真假。</p>
王承恩默默的将散落在地上的奏本逐一捡起,小心翼翼的放回到御书案上。</p>
他注意到崇祯靠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之中。</p>
过了一会儿,崇祯从中翻出了内阁拟定的治罪奏本。他拿起朱笔,毫不犹豫的将马健和马成的名字从奏本中划去。</p>
紧接着,他又在内阁拟出的犒赏奏本上,用朱笔写上了马健和马成的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坚定。</p>
他深知,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有果断的决策和公正的奖惩,才能维护国家的稳定和民心的安宁。</p>
“胶东灵山卫指挥使马健父子,不辞辛劳奉旨北上勤王,其忠君爱国之心,虽败犹荣。</p>
此奏本驳回内阁再议,为其父子平冤昭雪。</p>
其子马超年轻有为,当授游击将军一职,自筹兵马驻守神木县长城一线,受延绥镇节制。”</p>
崇祯放下手中朱笔,重新审阅了一遍自己的批示,然后如释重负的轻叹了一口气。</p>
崇祯七年的大明中枢内阁中,周延儒刚刚遭受弹劾告老还乡,温体仁借势上位成为了新一任内阁首辅。</p>
当温体仁看到王承恩亲自送来的奏本,看到崇祯皇帝的御笔朱批后,心中感觉甚是不解。</p>
他不明白崇祯为什么会突然心血来潮,把几年前的奏本翻找出来,又给出了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批阅意见。</p>
而且还在奏本上直接写下了处理意见,这完全不符合这位崇祯皇帝的做事风格。</p>
要知道,他可是大明国皇帝啊!感觉满意就只需要在奏本上批写“阅可”两字,如果不合心意大可以驳回再议。</p>
皇帝这样做的好处甚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万一在执政过程中出现任何错误,都可以顺理成章的推卸给臣子们去承担。</p>
因为皇帝从未给出过任何直接意见,仅仅是将不合心意的奏本驳回,然后让臣子们去私下揣测圣意,并不断调整奏本内容,直到皇帝感到满意为止。</p>
这样一来,皇帝就无需为具体事件负责,所有责任都会由那些揣摩皇帝意图并做出决策的臣子承担,而皇帝自然也不会过度追究臣子的过错。</p>
可今日崇祯皇帝却如此一反常态,竟然亲自批注了处理意见,还赐予马超游击将军一职。这其中必然是隐藏着某些深意,</p>
亦或者,这只是崇祯皇帝一时兴起,想要与内阁玩弄权术?毕竟,圣意难测嘛!</p>
温体仁深知官场如战场,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如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他必须要小心应对才行。</p>
于是,他决定先按兵不动,仔细观察一番形势再说,看看崇祯皇帝究竟意欲何为,同时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防不测之事发生。</p>
温体仁心中虽然满是惊恐,但他那张平静如水的面庞上,却看不出有丝毫情绪上的波动,对王承恩说道:</p>
“王公公,请稍等片刻。这件事情我需要与吴宗达、王应熊、何吾驺、钱士升四位阁臣共同商议一番。</p>
只是,我想不通这位马超究竟是何方神圣,居然能得到皇上如此垂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