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绩昨晚说的“贾务本颇有谬略,我等须当谨慎应对”的话,也浮上了他的心头。</p>
有句话叫“斗智斗勇”,李善道投入瓦岗以来,所经的战斗诚是已不为少了,像迎击罗士信、攻打濮阳城等这类激烈的战斗也有之过,可大都是“斗勇”;“斗智”却可称没有。</p>
这个时候,他体会到了“斗智”的感觉。</p>
同时,这感觉,是他未曾料到的,竟然让他感到了兴奋。</p>
因为这兴奋,又一个念头,值於此际,浮上了他的心头,——相比刚才的那两个念头,这个念头好像是有点不合时宜,他想到的是:“他妈的,遇强则喜,难道老子天生就是个将才?”</p>
这时在北营墙、东营墙上守备的都是陈敬儿团,两面营墙,分有他团的一队兵士守卫。</p>
南、西两面营墙上的守备部队,是季伯常团。</p>
秦敬嗣、王须达两团现无作战任务,他两人也都在望楼上,随从於李善道的身侧。</p>
王须达通过高曦的话,也察觉出了贾务本部的异常,连连点头,说道:“不错,不错。二郎,高大兄说得有道理,这两点确是可疑。难不成,贾务本攻咱营是假,他其实是想用那数百骑兵,诱城中出兵是真?”担心地说道,“哎呀,咱也没法通知城里,可别徐大郎上他的当了!”</p>
</p>
“大郎那里,不用我等担忧。”</p>
徐世绩何等人也?王须达等不了解,李善道还能不了解?贾务本如果这真是在“故技重施”,又在用“诱敌之计”的话,那他能骗住周文举,却绝对不可能骗到徐世绩。</p>
李善道目光转回到了面前,萧裕部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围着他的此数人,一个与他长相颇似,三十来岁,是他的儿子贾润甫;一个披挂明光铠,身材健硕,乃是刚从本部军中赶过来的萧裕;一个长近七尺,豹头虎眼,全副披挂,系是唐虎;剩下的几人,有的是贾务本帐下的长史等亲信军吏,有的是别部的郎将等高级将领。</p>
萧裕望着封丘县城,说道:“总管之计,惜未得售。不意徐世绩恁地能沉得住气,不论是骑兵坐地,抑或是我部佯装败退,他都不肯派兵出城!”</p>
“行军元帅”、“行军总管”是文帝时期带兵出征的主将之名号。大规模的出征通常设行军元帅率领,辖若干行军总管;小规模的出征则设行军总管统领。这两个称号都已被杨广取消,易称为行军大将,后再又简称为军将。但元帅、总管的称号,在时下的俗称中仍得以了保留。</p>
贾务本此为先锋主将,其部辖三个军府的府兵,亦即将“鹰扬”、“鹰击”算在一处,在他帐下听令的有六个郎将,在张须陀未有在场的情形下,尊称他一声“总管”不为过。</p>
唐虎憋足了劲,只要徐世绩派兵出城,他就带着已经预备好出战的甲骑出击,结果等了半晌,等了个空,他骂道:“徐世绩这贼厮鸟,端得狡诈!”问贾务本,“总管,而下如何是好?”</p>
贾务本抚摸着胡须,沉吟了稍顷,说道:“徐贼小有谋。”转望李善道营,“且贼中有善筑营者,此营不易攻。”计议已定,下令说道,“令诸部休整,不需筑营,且视今晚有无可趁之机。”</p>
“如果今晚仍无可趁之机呢?”</p>
贾务本说道:“便明日上午,绕城而走,南下荥阳。”</p>
这与张须陀的军令很不吻合,张须陀给贾务本的军令是扫清主力部队南入荥阳的沿途障碍,却这封丘城不下,若便入荥阳,岂不就违了张须陀之令?</p>
萧裕、唐虎等面面相顾。</p>
喜欢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请大家收藏:()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