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纸张的推行,民间书信往来便益的多了,一些经史子集、治国韬略也有了更好的载体,逐渐的在各个坊间盛行开来。</p>
以往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可能修习的名家着作,而今随着大秦政策的施行,也慢慢的誊写在了纸张上流向了寒门学子。</p>
至于深受皇帝陛下青睐的高新政,这几日也是忙的不亦乐乎。</p>
勤政殿里,扶苏翻看着高新政递上来的奏疏,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p>
“不错,太学院的落成深得朕意,博士人选朕也觉得无有不妥,只是这所学典籍实在是少了些。”</p>
“除了布政、祭礼、律学、四书、五经之外,骑射、军阵、算学、书学也要加在其中。”</p>
“对了,还有天工院那边,朕跟李如归打个招呼,如果天下学子有愿意学习墨家手艺的,尽可报名,届时由李先生考核,考核通过者,可入天工院习艺。”</p>
“总而言之一句话,朕不求天下学子们样样精通,但求他们各挥所长,人尽其用,另外,士子的入院考核也是重中之重,绝不能有滥竽充数的情况,一定要公允,这一点朕交给你来把关,同时朕也会给冯劫打个招呼,有御史台支持你,一般权贵倒也不敢太过放肆。”</p>
扶苏说完,却久久没有得到高新政的回应,不禁疑惑的抬起了头,却看见那一张脸上露出了些许凝噎的神情。</p>
过了许久才缓缓跪拜于地,拱手揖拜:“微臣代天下寒门,叩谢皇恩!”</p>
扶苏见状,笑道:“尽心办好差事,为我大秦选一些得力之才便是对朕最好的答谢了,”一边说着,扶苏走下御案,将其扶了起来,再次缓缓说道:“朕决意改革世袭及荐举制度,这会对朝堂产生不小的影响,如今朕设立国子祭酒一职,暂由淳于越担任,他的学识、品德、威望皆在你之上,你要跟着他多学勤问,用不了几年,等你威望够了,学识足了,大秦士子的简拔定是要交到你的手里的。”</p>
“微臣谨记!”</p>
作为毫无根基的寒门士子的代表,近几年交给高新政的几件差事他都办的不错,足见其可堪大用。</p>
而扶苏既然锐意改革,定是需要这样一批有才干且不受朝堂诸多因素牵绊的寒士来冲锋陷阵。</p>
高新政,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p>
秦皇八年九月,太学院作为大秦最高学府正式开始招募新生。</p>
也是这一日起,扶苏终于将目光落在了大秦弊政的根本之上。</p>
官制!</p>
无论是之前的税制改革还是律法改革,虽说一定程度上对大秦的官僚集团造成动荡,但却都被控制在了一定范围之内,再加上有左右丞相的鼎力支持,过程虽有波折,但好歹也算是圆满落实了下来。</p>
可如今,右丞相冯去疾以罪辞官,左丞相蒙毅革职在府,整个朝堂上,除了御史大夫冯劫之外,好似就只剩下了扶苏一人独对整个文武百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