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明身份后,一行三十人牵马进城。</p>
没有万人空巷,也没有百官来迎。只有李慕道这位阁辅,带着镇妖司副司尊田雨、禁卫军新晋副统领柳絮平,以及数位官员前来。</p>
李慕道玄衣飘飘,精神熠烁,须发皆白慈眉善目。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比起曲江晏这位“道执”更符合常人心中的“仙人”形象。</p>
作为朝廷亲封的“教宗”,总管荣国宗教事宜,理论上曲江晏都还得低他一头。</p>
“师伯……”</p>
“阁辅大人。”</p>
陆丙中和书博山两人上前,对李慕道躬身行礼。杨慎等人见此也有样学样:</p>
“师祖……”</p>
想来,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p>
李慕道比曲江晏名气更大,不在于习武练气,而在于传教、经义。</p>
世上更多的是平凡人,他们只知李慕道,不知曲江晏。</p>
李慕道小时候,那时还是显帝时期。他原是北方一偏僻小道观弟子,其师曾在众妙门求学过几天,因为好面子就自称为众妙门弟子。临死前托了一些关系,将年龄尚小的李慕道送进众妙门,成为灵墟洞一普通弟子。</p>
那时众妙门强盛无比,在“天下十大宗门”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十万弟子皆以“练气习武”为要,戾气横生,同门相争相残之事屡见不鲜。宗门更是以武力作为衡量弟子优劣的一切标准!</p>
在这样一个时代,李慕道也曾幻想过仗剑天涯。像吕真老祖那样,将“背上匣中三尺剑,为天且示不平人”刻在仙游台的陨石影壁上。</p>
可惜……他没有练气的天赋。他身体羸弱、经脉细软,这是大多数普通人的体质,极少有人会踏上练气之路。即便逆天改命,也很难有所成就。</p>
李慕道一没背景、二没资源,自然无人给他“逆天改命”。一直到现在临近百岁也不过气感圆满罢了。</p>
这样的他,又何以成为荣国现存诸教之盟的“教宗”?</p>
他的人生是励志的,“气”抛弃了他,他没有抛弃自己。决心放弃武学,专研教义,年仅二十岁翻遍众妙门藏书,独自外出寻经觅典,用他“求道”的诚心打动了诸多教派、宗门,将不涉及隐秘的藏书对他开放。</p>
三十岁的李慕道已游遍诸国,每过一处,就会开坛讲道、广播教义,因此几次身陷囹圄……</p>
一路上治病救人,游学兼顾,渐渐崇拜者越来越多,感悟也越来越多。李慕道晚年写下《奥旨真诀》和《神农玉石本草》,一是他对“道”的理解,一是他游历山川编撰的医药灵材良方。被任命教宗期间更是组织编纂了《百教年谱》,为各大宗教的起源做了论述,从此自成一家。</p>
……</p>
脑海里回忆起世间对这位阁辅的赞誉,杨慎不由得也带上几分恭敬。</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