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点头:“那便如此,从两浙和江南路征调。前些日子印了债券,朝廷还有余钱,可以用钱向民间和买。现在只要能买到,就是大事。”</p>
学会用债券,一下子很多事情就简单了。战争再花钱,提前借一年的不能吧?以现在宋朝的经济实力,每年的财政收入,一年的钱,足够应付战事了。</p>
商量了战事,几位大臣告辞出来。出了垂拱门,文彦博对田况道:“太尉,刚刚月初,杜太尉怎么就要进攻契丹?以前说的,不是等到年后,天气暖和的时候,再大举开战吗?”</p>
田况道:“没有办法,现在看来,契丹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能打。再不开战,只所他们坚持不下去要退兵了。四十万大军南来,可不是容易碰到的事情,不可放过。”</p>
韩琦道:“说的也是。此次契丹人南下,连一座城都没有攻破,说起来难以置信。哪怕是野战,在乾宁军城外,打了十几日,反倒是我军越战越强。”</p>
曾公亮点头:“确实如此。特别是乾宁军城外一战,可以看出契丹军力确实不是对手。刚开始的时候,马怀德防得异常辛苦,几次差点被契丹打散。等到五六天后,就能防住了。到了十几天后,已经稳稳占据上风,不把对面的契丹人放在眼里了。此次也是马怀德不耐烦,要求反攻的。”</p>
文彦博道:“这又是什么道理?虽然向乾宁军派了援军,可他们连番战事也死了不少人,人数并没有增加。怎么十几天后,就稳稳压住了契丹人?”</p>
田况道:“相公,我们的军队用枪用炮,训练精良,岂是契丹人能比?只不过最开始,河间府军校只开了一年,军官不足,才有破绽。等到十几天后,能用的军官出来,军队编制齐全,契丹人自然就不是对手了。此事并不稀奇,我军本就要强于契丹人才是。”</p>
文彦博点了点头道:“若是如此,此次反攻,岂不稳操胜券?”</p>
田况笑道:“相公,契丹四十万大军,打了两个月,攻不破沧州。乾宁军城下,十几万大军,战不胜马怀德八万兵马。打到现在,本朝的主力还没出兵,契丹人已经难以支撑。此战当然稳操胜券。”</p>
文彦博想了想道:“杜太尉在河间府,一直不出大军,就是为了全歼契丹主力?”</p>
田况点头:“不错,若不是为了全歼契丹人,何至打到今日。现在的契丹,军队已经与本朝无法相比。不过他们生于草原,天生骑兵,不是这样的机会,想歼灭也难就是了。”</p>
韩琦叹了口气:“当年杜太尉救唐龙镇,连战连胜,我就看他不凡。只是没有想到,数年之后,会强到这个样子。若是十年前,契丹四十万大军南下,必然天下震动。现在却波澜不惊,只想着让他们有来无回。十年时间,真地是天翻地覆!”</p>
第67章 数路齐出</p>
河间府,景泰、张岊、窦舜卿、贾逵、刘兼济、刘几和马怀德六人,分坐两侧。杜中宵坐在中间帅位上,旁边是富弼、赵滋、李复圭和李璋。朝廷已经同意反攻,今日几位主帅来,分配任务。</p>
杜中宵道:“朝廷已回复奏章,同意我们立即反攻。今日叫诸位来,就是商量一下如何反攻,各军怎么进军。商量罢了,各自回去,不得延误!”</p>
众将一起叉手称是,都有些兴奋。契丹已是强弩之末,这谁都看得出来。等了这么多日子,终于到了大规模反攻的时候。此一战,对两国格外重要。</p>
杜中宵道:“这一战能到今天,很大的原因,是契丹明知不可为,偏偏就来。两帝争立,契丹打了数年,国内已经十分疲惫。去年马邑一战,数十万大军,面对数万人无所作为。可他们偏偏就是不信,就是认为自己军力强盛,本朝不堪一击。点起倾国之兵,大举南来。这是个好机会啊,这种机会,不靠对方犯错,很难碰到。我们碰到了,不能抓住,就无法交待。”</p>
富弼道:“确实如此。自太尉带兵救唐龙镇,本朝连战连胜,灭党项,收西域,武功赫赫。只是契丹自立国时,就对中原占尽优势,一直不信。”</p>
杜中宵笑了笑:“其实,若说他们不信,也不全对。现在契丹很多将领,应该已经发现,他们的军力不如本朝。只是这种事情,心里明白,却不能说出来。哪怕耶律洪基,也未必不明白。但他刚刚击败重元登击,还缺人望,这仗必须打。对于契丹人来说,他们需要一个退兵的机会。只要能说得过去,哪怕是实际败了,能堵人口的机会。现在契丹缺粮,如果我们不立即进攻,缺粮可能就是个借口。”</p>
说到这里,杜中宵看了看众人,道:“这两个多月,都是我们在守,契丹人一直在攻。接下来的日子,就轮到我们攻了。现在由赵滋布置进攻路线,各位仔细听好。”</p>
赵滋叉手,朗声道:“帅司定于,闰十二月初九,对契丹全面反攻。各军任务如下。张岊所部进攻永清、武清。武清县是契丹转运粮草之地,收集来的粮草大多存于那里。攻下武清之后,留一万五千人守城,其余人马北上,取平州。这一路上都是荒地池沼,行军不易,要早做准备。”</p>
张岊起身叉手称诺。道:“太尉,现在幽州粮草已尽,无法证集。我五万大军,粮草何来?”</p>
赵滋道:“粮草自雄州出。你军配两万运粮兵,两万驮畜,随军运粮。到平州近千里,运粮不是容易的事。具体如何安排,由李太尉与你商量。”</p>
张岊点头,坐了下来。两万人马运送粮草,相当于他的军队全是战兵,不用担心粮草。</p>
赵滋道:“景泰所部,率军从保州北上,取易州。攻破之后,沿太行山麓,会攻析津府。太行山下的所有契丹城寨,要尽皆拔除。所用粮草,由李太尉安排。”</p>
景泰叉手唱诺。</p>
赵滋道:“贾逵所部,北上取新城县,攻涿州。攻破涿诈之后,沿路扫荡契丹城寨,会攻析津府。”</p>
贾逵起身叉手唱诺。契丹大军东移,涿州已经空虚。虽然城池修过,应该挡了军中重炮。</p>
赵滋又道:“窦舜卿、刘兼济、刘几三军,北上取固安、安次,而后攻析津府。这是主力,三军以刘几为帅,不顾一切,要以最快的速度,包围析津府。只要我们取了析津府,就封住了契丹大军回中京的退路,此是关键。现在析津府的驻军不多,不过那是大城,墙防坚固,你们要加倍用心。”</p>
三人起身称诺。析津府就是幽州城,也就是后世的北京城,自古以来就是这一带的中心。占领了那里,就堵死了契丹过燕山的路,而且控制周边。现在的析津府是契丹南京,城中有宫室,还有庞大的官僚机构。一部契丹的中央衙门,本就是设在析津府,地位不是其他地方可以相比的。</p>
三人落座,赵滋道:“马怀德一军,尽量吸住乾宁军的十五万契丹大军。如果他们退走,要立即追上去,不让他们跑丢了。南边的武松和刘涣十万人马,已经到了永静军,会向北进攻。你军等到两军到来后,与他们一起,夹击契丹大军。只要把契丹人吸引住,不让他们北逃就是成功。”</p>
马怀德起身称诺。到了现在,他们已经是真正的主帅,手下大军,不再是一个月前,那支东拼西凑起来的部队了。别说是吸引住对面的契丹军队,他感觉,自己如果放手进攻,赢也不难。</p>
布置了各军进攻路线,赵滋向杜中宵叉手唱诺,坐了下来。</p>
杜中宵道:“此次四十余万大军,与契丹全面开战,非同小可。此战的关键,是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析津府和平州,断了契丹归路。占领这两处,大军就可以回头,与契丹决一死战。除此之外,圣上已经派了龙卫军来雄州,估计很快就到了。契丹大部是骑兵,我们骑兵不多,与们作战就吃力。有了龙卫五万骑兵,加上南边五万捧日军,十万铁骑,契丹人想跑也跑不了了。”</p>
富弼道:“十万铁骑,纵然契丹想逃,也逃不了。此战契丹是倾国之兵,我们也是倾国之兵,是国运之战。诸位军主,这一战打好了,契丹从此不再是一时强权。若是打不好,哼——”</p>
说到这里,面色严厉起来,众将看了心中一冷。龙卫军来后,宋朝的军队主力大部已到,可以说差不多是倾国之兵了。两军对决,真的是国运之战。谁输了,很可能就此倒下。</p>
杜中宵看着众人,道:“这是一场大战,许多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你们都在这里留两天,把战时的方案仔细讨论清楚,不要稀里糊涂参战。还有,各军粮草、物资,也要跟李复圭商量。四十余万大军齐出,后勤如何保证是个大学问,丝毫马虎不得。”</p>
李复圭起身道:“此次北上的粮草物资,主要从两地运出。一是保州,一是雄州。两个月来,已经在这两城储存了不少物资,足供全军一月之用。还有三十多万匹驮畜,从河北路征调了二十余万民夫,为各军运送粮草物资。现在的计划,是运输分为两部分。一是各军自己的运输,再一个就是我指挥民夫的运输。两者之间如何配合,要万无一失,还要跟诸位多商量。”</p>
听了这话,张岊道:“如此多的民夫,还有驮畜,运送粮草应该不难。只是,我大军去平州,这一路去得太快,怕不怕契丹来断粮道?”</p>
杜中宵道:“契丹大军要封在武清以南,不让其北上。幽州其他地方的契丹兵力,不值一提。我们已经查得清楚,此番南下,契丹几乎集中了全部兵力,后方极是空虚。在他们眼里,估计根本就没有考虑我们会反攻。纵然我们反攻,他们的骑兵也可以快速回援,必然不会失败。只是仗到这里,许多事前的估计已经没用了。再者,我们的兵力如何布置,契丹人只怕也搞不清楚。”</p>
杜中宵对契丹的情况一清二楚,反过来,契丹对宋军的布置就不清楚了。便如乾宁军,古匿越打越吃力,报给耶律洪基的,就是宋军已比增兵二十万,信口胡说的。</p>
宋朝坚壁清野,没有消息来源。契丹对情报又不重视,就成了单向透明。当然,李璋这几年管理情报不说多么出色,最少中规中矩,不是契丹可比的。</p>
到了这个时候,契丹对宋朝的判断,不是随时可以反攻,而是守得出色。各座城池,契丹人都认为有大军驻守,并没有力量北进。至于宋军一直保持强大的机动兵力,契丹人不清楚。就是偶有消息,也都当作笑谈。四十万重兵之下,宋军怎么轻松?</p>
第68章 反攻</p>
闰十二月初九,张岊骑在马上,看着远方,面色沉重。手下的各营指挥使以下,在做最后的战前动员。五万大军,今日北攻契丹,开始了宋军的全面反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