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靖道:“在雄州考试的时候,我便说看过。第一日发下书里,别人都是不知所措,要么抱着一本读个不停,要么这本看一看,那本看一看,没有头绪可言。惟有这个孟学究,粗看之后把书分类,而后一本一本看下来。所以第二日制策,只有他能按书里的内容写出来。”</p>
刘几越听越奇,觉得孟学究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世界上从来不缺人才,只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没有机会接触自己擅长的事业。那些出类拔萃的,大多都是机缘巧合。真正独一无二的人物,人类历史上不能说没有,很少就是了。</p>
孟学究便是如此,小时候没有个读书人在村里,他可能连字都不认识。如果不是军校招人,他就只是在乡下种田,粗识几个字的村学究。遇到机会,便就显出本事来。</p>
一直到现在,孟学究也不知道自己特殊在什么地方,显得诚惶诚恐。但在刘几和温靖看来,他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个年代,读书人一生,也不会看很多书,与后世的读书人不能比。在突然拿到三本军校教材,看一天的情况下,第二天就能有模有样地写出策论来,而且立论有据,是非常难得的。</p>
用这种办法考试招人,实际上是刘几降低难度,想多招些罢了。大部分读书人,拿到那三本教材之后,根本就不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做什么用。用书里的知识写策论,大多部牛头不对马嘴。大部分人都是按着自己理解,从书里摘些词句进去,表示看过书了。</p>
孟学究的策论里,说的不一定就对,但基本逻辑是从书中来的。一看就知道,仅用一天时间,他就大致知道了三本书中的内容。书中的基本原理,大致掌握。这种能力是所有考生中惟一的一个,除他之外再无别人。所以温靖看重,刘几也觉得甚是惊奇。</p>
想了又想,刘几道:“一次考试,许多事情还看不出来。这样吧,此事不必过分声张,让这个孟党先入军校,进指挥官的序列。且看他学的怎么样,我以后自有安排。”</p>
温靖叉手称是。</p>
孟学究与一众学员一起,站在院子里,直到身子被冷身吹得麻木了,才看见温靖陪着一个武将从里面出来。那武将不怒自威,自有气度,一看就不是普通人。</p>
刘几在众人面前站定,道:“朝廷养兵百万,禁军八十余万,多少年来,却不能御外辱,至今不改不足以当大任。数年之前,杜太尉曾在随州练军,而后以三万余兵马,救唐龙镇,开拓数千里河曲路,又恢复西域,未逢一败。其练兵之法,甚得朝廷认同。此间设军校,便是依当年太尉之法练兵,可以为军官的人入军校学习。招你们来,便就是入军校中,学两三年,可以补入军中为将。”</p>
说到这里,刘几的目光扫过众人,看到孟学究,好似停了一下。</p>
清了清嗓子,刘几又道:“我话说在前面,入了军校,并不表示你们一定能学成。军校之中,每隔几月总有考试。要想学成,最后必须考过。若是过了三年,还一无所成的,就不能做军官了,只能回到你们家乡去。入校之后,你们要勤学勤练,不要辜负了朝廷的期望。”</p>
众人急忙一起行礼称是。</p>
刘几道:“明日自有军校的人来,把你们领入城外的军校中去。前三个月,便如士卒一般,先练如何作战。当然,要求不似士卒那样高,你们毕竟不同。但是,也不能太差,实在做不到的,也就只能回家去了。三个月后,再进军校学习。以后如何,就看你们各人的造化了。”</p>
第209章 难题</p>
京城樊楼的一间小阁子里,杜中宵、韩琦、富弼、包拯、赵滋和杨文广坐在桌旁,正饮酒吃菜。</p>
酒过三巡,包拯道:“我们现在朝里为官,这样私下聚在一起,岂不惹人非议?”</p>
杜中宵道:“中丞不必担心,我们相聚的事,圣上知道。而且这一次,是圣上特意吩咐我和韩相公一起,请诸位来饮一杯酒。除了叙叙旧,也议一议接下来与契丹的事。”</p>
包拯奇道:“圣上最忌官员朋党,怎么有这种事?”</p>
韩琦叹了口气:“与契丹的使节谈不拢,一直过了年,他们都没有上殿面君。不似往年,契丹今年没有再派使节来,而且拒绝了本朝使节。两国的关系,明显断了。”</p>
澶州之盟宋朝和契丹相约为兄弟之国,两国的往来,除了国家关系,还有皇室的这一层兄弟关系在内。每到元旦、皇帝和太后寿辰,双方都会互派使节。今年契丹的太后故去,没有报丧,而且拒绝了双方互贺元旦,显然关系破裂。</p>
朝中官员议论纷纷,虽然也有官员不以为然,但更多的官员认为,澶州之盟保证了北方六十年的和平,一旦断绝非常可惜。或者说,现在朝中对契丹主战主和两派,争论得非常厉害。</p>
河曲路出来的官员,明显被皇帝认为是主战派,试探杜中宵和韩琦,看他们的态度。其实这些官员私交不深,更加算不上一派,哪里说得清?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就是看能不能统一意见。</p>
富弼道:“今年两国不通使节,六十年兄弟之邦,眼看断了。到了明年,只怕就要兵戎相见。有的官员想建功立业,有的官员则担忧害怕,朝中难免人心惶惶。圣上现在还没有拿定主意,是以让我们聚在一起,商量出个对策,以为参考。”</p>
包拯道:“其实自杜太尉入枢密院,全军整训,便就摆明了,不会跟契丹再和平下去。只是没有人想到会这么快,都以为总要数年之后。突然之间雄州打了一仗,许多官员自然慌了。”</p>
杜中宵道:“中丞说的是。其实从整训开始,满朝文武都知道,整训完的时候,就是与契丹开战的时候。不过,大家都认为,整训总要几年,不会立即开战。现在突然契丹断了使节,所有人都慌了。不过反过来想,满朝文武都知道此事,契丹又怎么会不知道?他们怎么会再等几年?”</p>
包拯点了点头:“不错,这种人人皆知的事情,怎么可能瞒过契丹?太尉以为,此事是契丹故意如此?并不仅仅是因为雄州那一场战事?”</p>
杜中宵点头:“与雄州一战有关,但不仅仅是因为那一战。契丹两帝争立,打了五年,按说他们也要休养生息。不久前契丹太后故去,洪基斩了重元,需要时间安抚后族。但是,如果知道了本朝数年之后全军就能整训完成,北伐燕云,他们也不能等。”</p>
包拯点了点头:“说的也是。太尉,不知你认为,现在能不能与契丹开战?”</p>
杜中宵笑了笑,道:“朝廷养兵百万,现在钱粮充足,如何不能开战?只想着全军整训,之后再开战,契丹怎么可能让我们如意?有的事情,躲是躲不可能不过去的,知难迎上而已。”</p>
韩琦叹了口气:“河北路正当契丹,这数年来,别的地方军队不管怎么变动,那里的军队一直不敢乱动。现在整训,也数河北路的禁军最麻烦。刘几今年新建军校,等到练出人来,不知什么时候了。”</p>
杨文广道:“想练出人可不容易。前些日子刘几来文,说是河北路文风不盛,读书人少,军校根本就不招不足人。二十余万禁军,全部整训,最少要补入数万军官。可刘几派人到各州招考,最终也不过招到一千余人。这一千余人,是河北路合适的人才全部选去,后边数年都没人了。”</p>
杜中宵道:“是啊,河北、河东和陕西三路,文风不盛,大多州军连州学都没有,民间的读书人很少。没有办法,只能从其他路招人才行。”</p>
杨文广摇了摇头:“此事做起来并不容易。读书人,自然是江南、福建、两浙三路最多,军校缺的人招齐不难。可河北路的禁军,多是河北人和京师附近的人氏,从那些地方招军官来,他们能在军中待下去么?兵将不和,一样是军中大忌。”</p>
其实何止是兵将不和,两个地方的人生活习惯就有很大差异。这个年代,南方和北方的差别比后世大得多了。饮食习惯不同,语言不同,就连起居也不一样。用北方的兵,南方的将,不用等打仗,平时军中自己就要打起来。军中兵员的来源没有改变,就不可能改变军中将领来源,不然会出麻烦。</p>
杜中宵道:“军校南方招人不可行,但可以从京东和京西路招人。这两地读书人比沿边三路多得多了,重加赏赐,先把员额补满再说。我的意思,河间府的军校从京东路招人,京城军校则从京西路,先保证学员充足。这些年朝廷不缺钱粮,地方上更重视文教,数年之后,就容易多了。”</p>
其实教育发展的地方,是京西、河东和京东路等有铁监,工业快速发展的地方。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果还不能够影响到教育。</p>
最开始在随州练兵的时候,杜中宵并没有想到以后设立军校,要读书识字的人才行。等到大规整训了,才突然发现,天下间并没有那么多读书人。特别是禁军向来不招南方兵,主要来自沿边三路,偏偏是南方的读书人才多。开始办军校的时候,只是具形式,并不严格,这个问题还不明显。等到杜中宵到了枢密院,真正让军校严格管理,严控入校人员,才发现问题不那么简单。</p>
这个年代才有多少读书人?八十余万禁军,最少要补入近十万军校出来的人。哪怕就是军校的招人标准低,三五人中取一人,也要有近五十万人供挑选。沿边三路,哪怕就是加上京东京西路,哪里来的这么多读书人?还不说读书人的地位高,愿意进军校的本就不多。</p>
京城军校这个问题不明显,是因为天下间读书人最多的地方就是京城。河北路一开军校,这个矛盾就突显出来。至于河曲路军校,人数太少,意义不大。</p>
听了这话,包拯苦笑:“就连军校的学员都不招不齐,何谈整训完成?如此看来,如果今年就与契丹开战,岂非是笑话?此事只能多等几年。”</p>
杜中宵摇头:“世间哪里有什么都准备好的事情?惟今之计,只好军中想办法。一些不太重要的庶务官,教人读书认字,先补起来。等到发后,慢慢再去改吧。”</p>
第210章 当战则战</p>
此时正是上元之前,京城最热闹的时候。樊楼作为京城第一大酒楼,也是天下酒楼的标准,此时热闹非常。外面传来丝竹之声,还有调笑声,以及众人的欢呼声。在这里饮酒,大多会叫歌妓,唱上几支小曲,博得众人叫好。这是人类本性,便如前世,吃饱喝足了喜欢到歌舞厅,一起热闹一下。</p>
今天要谈公事,阁子里只有杜中宵几人,连小厮都不在。虽然少了热闹,反多了几分轻松。</p>
说起禁军的整训,便就一堆头痛事。当年的营田厢军,在随州练了数年时间,底层军官识字是军中培训出来的。按照营田厢军整训,第一个问题就是军官多,而且要识字。这个年代识字的人少,根本做不到这一点。以前还可以靠着军中教读书识字,解决底层军官的问题,现在时间紧就不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