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中宵猛地想了起来,这是当年在唐龙镇卖珊瑚珠宝,跟王普走到一起的那个胡商。笑道:“数年不见,你换了装束,我一时竟没认出来。这几年生意好吗?”</p>
任泽道:“不瞒相公,自相公他处为官,生意不是那么好做。我在伊州,随便做些生意,聊以养家糊口。偶尔听人说起相公重回这里,便来探探路数。这一位金员外恰好要来,便一起结伴。”</p>
杜中宵道:“放心,以后路途通畅,生意必然好做。这一位金员外,不知如何称呼?”</p>
金员外拱手:“小的金三,做些丝绸珠宝生意,与于阗国王有些交情。听闻相公带兵击毙了契丹皇帝,西域震动,国王急让我来看一看事情究竟如何。若是毙了契丹皇帝,于阗到中原的道路通畅,大王欲遣使。天圣三年小的曾随罗面大王入京朝贡,不觉三十年过去,已至暮年。能入京再睹天颜,实为幸事。”</p>
杜中宵听了,急忙赐座,吩咐上了茶来,对金三道:“不知三十年前,金员外以何身份入京?”</p>
金三道:“回相公,那次小的忝为于阗国的朝贡副使。”</p>
杜中宵道:“如此委实难得。两位既然已到了胜州,便住上些日子,再作打算。客自远方来,今夜我为你接风,万莫推辞。”</p>
金三和任泽一起谢过,又说些闲话,便告辞离去。</p>
杜中宵想了一会,起身去找包拯。耶律宗真被毙于唐龙镇,消息终于传到西域,开始发酵了。金三和任泽应该是第一批,来打听消息的,后面各国还会派人来。</p>
至于金三的什么于阗国使节的身份,就不必当真了。于阗国早被喀喇汗国所灭,喀喇汗使用于阗的名义跟宋朝做生意而已。因为只有经济利益,他们来得最积极。以前是宋朝对西域情势不熟,既不知于阗被灭,也不知道喀喇汗是什么势力,太过遥远的地方,一切稀里糊涂。杜中宵有心扩张势力到西域,自然不会继续如此。至于怎么对待这些势力,一切等拿到了黑水城再说。</p>
西域势力,经济上想跟宋朝做生意,政治上则因切身利害,倾向于契丹。一是契丹离他们近,真能带兵打过去,再一个与宋相比,契丹军事处于上风。自高梁河一战后,西域各国多是向契丹称臣,到契丹朝贡,与宋朝断了联系。到宋朝来的使团,多是以朝贡为名,进行贸易的。最奇葩的就是喀喇汗国,一直用于阗国的名义,与宋进行朝贡贸易,让宋人误以为于阗国一直都在。</p>
到了转运使官厅,包拯亲自迎进去,分宾主落座,上了茶来。</p>
杜中宵道:“适才有两个西域商人到了我官衙,说是得于阗国王之命,前来打探局势。”</p>
包拯听了笑道:“什么于阗国王,这些奸商还以为我们不知道于阗国灭的消息吗!他们此来,只怕不是因为于阗国王,而是自己想来做生意吧。”</p>
杜中宵道:“想来做生意是一定的。西域各国使团,每有朝贡,总会卖几个身份给商人,金三想必就是如此。但除了做生意,前来查探虚实也不像假的。以前在西域各国眼里,契丹兵强,本朝兵弱,他们多是向契丹朝贡。灭了耶律宗真,哼,可能吓破了许多人的胆哪!”</p>
包拯听了,略作沉思,道:“节帅的意思,这个金三,可能是替各国来探虚实的?”</p>
杜中宵点头:“很有可能如此。什么于阗国使节,我们现在知道,就是喀喇汗国用于阗的名头,王室做生意。除了王室之外,还夹杂了许多商人。近的高昌不来,偏偏来个于阗国,怎么看都是看风头的。”</p>
喀喇汗国内部矛盾重重,灭于阗后,迅速分裂,并不是一个统一强国。于阗的名头,西域的很多势力都在用。反正宋朝也分不清楚,只要按着朝贡之礼来了,能赚好多钱。有时候,使团就是好几个势力凑起来的,甚至有时候就完全是商人自己假扮来的。</p>
于阗建国于西汉,后来成为西域都护府属国。东汉时,班超至西域,以于阗为基地,降服各国。唐时取自西突厥,为安西四镇之一。唐室渐衰,于阗被吐蕃攻灭。吐蕃土崩瓦解,于阗再次立国,至后晋册封李圣天为“大宝于阗国王”,再次成为中原蕃属国。</p>
于阗立国久远,跟中原的关系一直良好,是西域各国标致性的国家。不管中原怎么风云变幻,西域只要打着于阗国的名号,都会受到中原优待。哪怕于阗国被灭了,这个名号还一直被用着。</p>
金三说的奉于阗国王之命,恰恰说明他要么是代表商人来的,要么就是代表几个势力来的。高昌和喀喇汗政治上亲近契丹,突然间宋朝把契丹皇帝都灭了,这个转变太大,一时不知所措,找个商人来看看真假,情理上是顺理成章的事。想转而向宋朝朝贡,这个弯可不是那么容易转过来的。</p>
包拯道:“既是如此,经略以为该如何对待金三等人?”</p>
杜中宵道:“我们就当不知道好了。他非朝贡,又不代表别国,随便一说,我们就随便一听。以后胜州这里,会是西域到中原的要道,商贾云集,在所难免,不能亏待商人。今夜我设宴,为他们接风,龙图一起来饮一杯。在这里住上些日子,他们就知道实情如何,回去该怎么说了。”</p>
包拯点了点头:“此事可行。连败契丹和党项,西域各国得到消息,必然会跟从前不同。那里本就是中原属国,能通中原,很多人巴不得呢。”</p>
杜中宵道:“不只是如此,现在我们有了力量,可以给西域的势力撑腰。西域到中原,不再是只做生意了,还可以得到我们的武力支持。那个时候,很多事情要变了。”</p>
包拯一惊,道:“节帅一定要取黑水城,就是为了进入西域吗?得了黑水城,向西就可以到高昌国了。高昌国向契丹称臣,以后——唉,我们对西域还是知道得太少。”</p>
杜中宵道:“知道得少又如何?有一支常胜之兵,他们自己会来告诉我们。西域各国与党项和契丹不同,他们地域分散,人口稀少,虽是大国,一战其实也没有多少兵。手中数千兵马,足以横行。现在禁军正在整编,河曲路也一样,短时难以编成大军。但数千兵马,还是有的。”</p>
包拯不说话,突然认识到,黑水城一下,天下真到了重现汉唐雄风的时候。河曲路几千兵马,可以改变西域的力量对比,地位跟以前完全不同。而且对于现在的朝廷,别说几千人,铁路修通了支持几万大军在西域,也不是什么难事。</p>
第62章 看看火车</p>
出了驿馆,金三对任泽道:“昨夜经略相公虽盛情款待,却绝口不问西域情势,而只是让我们商人前来贸易。说这里百货皆有,地方安定,可大获其利。员外,你如何想?”</p>
任泽道:“听经略相公话里的意思,对西域各国知之甚详,自然不再问我们。在商言商,看来宋廷不欲我们过问政事,只让专心于贸易。”</p>
金三道:“地方不靖,如何专心贸易?更不用说,西域到中原做生意,多是朝贡,到京城才能获大利。胜州边远之地,做生意只怕不容易。”</p>
任泽道:“员外,这就是你不了解现在大宋的事情了。胜州有铁路通京城,经略相公又鼓励境内经商,这里就有无数的商机,何必去京城?当年经略相公只是州官的时候,就建了唐龙镇,多少商人在那里赚了钱财!若不是商路在契丹手里,他们竭泽而渔,我也不会回到西域去。”</p>
金三摇头:“时常听你们提起火车,说是极快捷,运货又多,运费又便宜,却不知到底如何。我们到这里数千里,无数骆驼马匹,一路何等艰难。那火车几天时间,就能跑这么远的路,哪个肯信!”</p>
任泽笑道:“百闻不如一见。经略相公让我们在这里住几天,想来就是让我们自己打听消息。火车建在黄河西岸,胜州所在,我们递个书状,去那里看一看,员外就知道此等神物了。”</p>
金三奇道:“原来这里不是胜州吗?那如何经略相公在这里?”</p>
任泽道:“这里是东胜州,当年契丹攻破胜州,人户迁来这里,旧城废弃了。此地重归中原,重建旧城,恢复了胜州。新城尚未筑好,经略相公和大军都在这里。”</p>
金三点头,仔细问了才知道怎么一回事。胜州州治本在榆林县,契丹破胜州,迁到黄河东岸,改名为东胜州。宋朝新设的胜州迁回榆林县,只是城未筑好,暂时未搬过去而已。</p>
胜州虽然人户不多,由于位重要,州格沿袭唐朝为下都督州。朝廷定的全称,是胜州、榆林郡、义勇军节度。州名来自于唐朝,郡名来自于隋朝,义勇军是唐朝时所设立。</p>
丰州与胜州类似,为下都督州,九原郡、天德军节度,天德军被改为河目军,用汉时旧名。</p>
义勇军节度使和天德军节度使的地位特殊,很多武将梦寐以求。不过杜中宵不授,韩琦不授,其他人只能想想而已。杜中宵是河曲路经略使,不能授这两个节度使,不然就真成了唐朝的藩镇了。只能够以后别调他处,授一次义勇军或天德军节度使,这两个名号才能落到别人身上。</p>
宋朝的节度使虽然是虚职,但一旦在本镇,那可不是虚的。比如杜中宵节度使的全称,是使持节沧州诸军事、沧州刺史、充横海军节度、沧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河曲路经略安抚使,兼判胜州军州事。如果把前面的沧州改为胜州,横海军节度改为义勇军节度,那就有了胜州的军事、民政、监察等实权,成为了一方藩镇。这些官印、建制全部齐全,节度管军,刺史管民,观察察风俗民情,三者一身可以一切专决。</p>
朝中文官或许对战争不懂,这些名称却抠得很细,有特别的意义。</p>
金三和任泽向帅府递了请求去榆林县的书状,帅府派了一个士卒来,带他们过黄河。</p>
见来的士卒不着盔甲,腰间挂了一把军刀,神情严肃,金三拱手道:“敢问太尉如何称呼?”</p>
士卒道:“本朝太尉不是随便叫的,不是你们胡人那样口无遮拦,以后不许叫了。我叫杨三文,军中为效用,现在帅府效力。得节帅吩咐,带你们去榆林县,看看那里以后可以做生意。出了胜州之后注意言行,不得刺探军情,不得妖言惑众,若是犯了,例不轻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