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中宵一直压抑的心情,终于彻底放松下来,真想长啸一声。考进士是自己在这个世界跨过的第一个难关,这一步跨出去,后面就看自己奋斗了。这一个出身,就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立足的根本。</p>
第76章 无冕之王</p>
三月十九,殿试揭榜的日子,东华门外的几家酒榜挤得满满当当,都是在这里等消息的举子。</p>
曹居成一个人在袖着手在街上徘徊,不时看一看不远处跟韩绛、苏颂、王安石等人坐在一起的杜中宵,微微摇头叹气。现在的杜中宵不是前两年可比了,这种日子,曹居成想找个坐到一起喝酒的机会而不可得。现在杜中宵的圈子,是曹居成接触不了的。</p>
杜中宵几人心态轻松,一边喝着酒,一边欣赏着皇城外的明媚春光。几个人考得都好,自我感觉及第不成问题,只看名次如何。连续几次科考,进士的初授官在缓慢降低,高第有无穷好处。</p>
在不远处,是此次状元呼声最高的杨寘和几个友人,意气风发。他国子监发解第一,省试第一,殿试再得状元,就可完成连中三元的传奇。</p>
韩绛兄弟本有官身,没有中状元的可能,苏颂和王安石为人淡然,对状元不以为意,杜中宵一心想着自己能三等以内进士及第就已满足,纯以一种外人的心态看杨寘,觉得有意思得很。</p>
正在这时,一个小厮挤到杨寘身边,俯身低声不知说了几句什么。</p>
杨寘脸色大变,猛地一拍桌子:“不知何卫子夺吾状元矣!”</p>
此话一出,周围一片寂静,他身边的人都怔怔地看着杨寘,一时不知说什么是好。杨寘一愣,醒悟过来,知道自己失言,绝口不再提此事,只是气忽忽地喝酒。</p>
话终究是传了出来,不多时,在这附近饮酒的人都知道,杨寘的状元被人抢走了。</p>
韩绛听了这消息,也愣了好一会,才道:“杨审贤天下瞩目,省试第一,视状元为囊中物,此番被人夺了去,必然极恼。只是却不知是何人如此大才,此时横空出世,让他吃这一跌。”</p>
说完,觉得甚是可乐,不由笑了起来。状元虽然荣耀,但实际前途并不比科举前几名强多少,还不至于拼命去争。只是杨寘吃这一次憋,别人看着好笑。</p>
杜中宵道:“金榜还未揭出来,那个杨寘何以就知被人夺了状元?”</p>
韩绛道:“他兄长杨察的岳父是晏相公,必然是出榜之前就知道了的。”</p>
杜中宵点了点头,便不再问。这涉及到大臣泄露宫中机密,虽然无伤大雅,但议论总是不好的。这种事情人家可以做,别人不可以说,最少不可以在公共场合乱说。</p>
经了这一个插曲,东华门外的话题,立即转换成了到底是谁夺了杨寘的状元。状元有些运气,但实力也必不可少,能让所有人服气的,其实并没有几个人选。而且这一届有些特别,文章做的好的人,很多早已出仕,有了官身,按规矩是不能够得状元的。比如韩绛,也是有力人选,但有官在身。</p>
官宦人家的子弟,十五六岁便就恩荫得官,但很多并不出仕,一直考进士。直到近三十岁,实在考不上了,才会循恩荫之路做官。比如司马光,当然还有这一届的杨寘。杨寘埋头读书,一直等到今年,终于要出人头地了,最后却被人闷头敲了一棍,心中郁闷可想而知。</p>
正在外面一片纷扰的时候,宫中御药院的内侍在门外揭榜,一众举子都涌过去看。</p>
金榜排在第一的,赫然是杨寘,众人哗然。挤在人前的杨寘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种事情又不好问,只好强挤出笑容,分开众人,出了人群。</p>
杜中宵挤进人群先找自己的名字,终于在二等中间看见,长出了一口气。前三等进士及第,四等进士出身,五等同进士出身,自己终于如愿以偿,得以进士及第。虽然押中了题,他自己估计,也只能在二三等之间,运气不好就是三等,好一些能上二等,在中间已是超常发挥了。只要进士及第,以后的前途便就不受影响,无非是初入仕时比一等官阶低上一些罢了。</p>
苏颂和韩缜也都是二等,不过名次都在前面,与杜中宵算是同一档次。</p>
韩绛一甲第三,王安石一甲第四,在他们前面的是榜眼王珪和状元杨寘。</p>
看罢了榜,几个人挤出人群,韩绛看着王安石,微笑道:“杨审贤的消息得自晏相公,断然不会错的。只是不知出了什么意外,状元又换成了他,介甫不要介意。”</p>
王安石淡然道:“状元御笔亲点,决自圣躬,我等又岂可擅自议论。”</p>
韩绛点了点头:“介甫说得是。这一榜只有介甫吃亏了些,不在三甲,其余人应当都该满意。”</p>
杜中宵道:“这两年来,我可说是头悬梁、锥刺骨,费尽了心血。能够进士及第,夫复何求!此榜于你们是意料之中,对我可是意外之喜。不消说,今夜我做东,不醉不归!”</p>
韩绛一再说王安石吃亏,杜中宵已经隐约想到了不对的地方。杨寘的哥哥杨察是晏殊的女婿,晏殊是此时的枢密使,杨寘先前说被人夺了状元,必然是晏殊派人送来的消息。最后还是他的状元,只能说在最后关头,前十名送到皇帝面前,名次被改动了。</p>
前几名中,王珪和韩绛一样,也是有官在身的,不能为状元。那么被调换名次的,只能是杨寘和王安石两人。不过这种事情出自皇帝本人,别人哪怕知道,也不好随便议论。</p>
对于此事,王安石本人最看得开,终其一生也没有以状元自居,此事从没提起。不过,这一届的进士都知道,他才是那个无冕之王,影响了很多人一辈子。</p>
状元杨寘虽然最终如愿三元及第,但状元却是捡来的,庆幸之余还是有些失望。本届进士,最开心的那个人,是杜中宵。对他来说,进士及第,对自己登上政治舞台是足够高的台阶了。</p>
另一个欣喜欲狂的人,是曹居成。看罢了榜,自己刚好吊着车尾得同进士出身,他便四处寻找杜中宵,准备庆祝。杜中宵是跨越千年,记忆中辉煌的人物太多,眼光高了许多。其实对小地方的读书人,得一个同进士出身,就足以光耀门楣,改变人生命运了。</p>
见到杜中宵几人,曹居成急急迎上前,拱手道:“恭喜杜兄高中!恭喜诸位高中!”</p>
杜中宵回了礼,看曹居成的样子,笑着问道:“曹兄得偿所愿?”</p>
“侥幸,前世积福,得同进士出身。”说完,转身对苏颂行礼,“在下原籍清溪,与苏兄籍贯同安相距不远。苏家世代大族,说起来,我家里人跟苏兄的从叔辈还有亲戚呢。”</p>
自己中了进士,曹居成这个时候,才来跟苏颂攀亲。苏家是福建巨族,很容易就跟他们扯上亲戚。</p>
第77章 此一时彼一时</p>
期集、琼林宴,杜中宵都觉得自己是一个观众。四百余新科进士,他只是最普通的一个,除了几个以前结识的熟人,跟其他人都没有过多交往。</p>
这段时间杜中宵最常去的,是李兑家里。许州是个小地方,杜中宵又是李兑带入京,现在终于进士及第,荣耀乡里,李兑也与有荣焉。由李兑介绍,结识了一批年轻官员,还有几个同科进士。</p>
等到授官,前三甲俱是京官、通判,四、五名是京官、幕职官,六名之后都是选人。此时进士的初授官职比前几年已下降许多,除最前面的五人,绝大多数进士都是从选人起步。</p>
韩绛以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因一心要研究那个蒸汽机,托父亲韩亿辟杜中宵为毫州军事推官。毫州不属杜中宵家乡所在的京西路,又与陈州相邻,知州正是韩亿。苏颂则由审官院注宿州观察推官,与毫州相邻。王安石则以校书郎签书淮南判官,治所扬州,同属淮南东路,汴河入长江处。</p>
韩绛参加科举之前本有官职,是本届进士授官最高的人,且杨寘因为母亲去世,守丧不赴任,韩绛便成了本科进士的领袖。在新科进士们纷纷离京的时候,分外忙碌。</p>
等到五月,杜中宵收拾行囊,与京城一众人作别,先回乡省亲,再候秋季到毫州上任。</p>
开封城外,杜中宵骑在马上,看着旁边蔡河上的点点白帆,岸边绿柳如荫,心中万分感慨。付出了两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进士及第,得了官身回乡。</p>
推官很难用他前世的官职来作比喻,如果说毫州知州韩亿是书记,通判是市长,判官和推官类似于办公厅、秘书处?各种职能部门则是诸曹参军,判官、推官并不负责具体事务,而是帮助知通,特别是知州处理政务,所以称为幕职。王安石本官属于京官序列,所以在淮南府称签判,杜中宵却只属于选人。</p>
军事推官既是杜中宵的官资,也是差遣,属于选人阶。这个时代州县官的官阶比较混乱,推官自然比县令高,但却低于知县,因为知县本官是京官,但具体政务上知县又归判官、推官管辖。就连杜中宵自己都有些糊涂,反正总而言之一句话,一切听知州吩咐就对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