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多少次都想跟儿子们明谈,好好的沟通一下,都没张开嘴,想不到李泰会这么坦诚的把事情给挑明了说,这样也好,不用掖着藏着的,有什么就说。 “你演技不错,差点连我都骗了。”李世民轻笑一声:“青雀,如果你今天喝的酒真的被他下了毒,你真的毒发了,你还会跟他说这些吗?”</p>
“都毒发了,哪还能把时间浪费在说上?我有一口气在,也冲过去掐死他。他能断手足情,我就能断君臣义。”</p>
李泰坦然从容的画着画,伸手换了一支笔,吹了吹画面上的铅尘。</p>
“我知道这话阿爷不爱听,阿爷跟前我不说谎话,他真要杀我的话,我除非没有能力,但有一丝力气我也反击。能对我出手就一定能对雉奴出手,雉奴是我的底线,谁碰谁死。”</p>
李泰故意这样说,就是让李世民心里有个权衡的标准,如果自己被李承乾杀了,那雉奴很可能也保不住了,如果死的是李承乾,至少还能保住一个雉奴。</p>
死一个儿子好还是死两个儿子好,这是一道并不难的数学题。</p>
李世民沉默了,人一动没动,表情也没有一点变化,他的确是不爱听这样的话,可是这话又没有什么毛病。</p>
难道李泰跟你说“皇兄要杀我,我就把脖子洗干净抻长等着。”你就开心了?</p>
没人说话,气氛变得有点尴尬,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有点像雨声又有点像虫鸣,李泰时不时的要看上李世民一眼,李世民没有一点变化。</p>
过了好半天,李世民慢悠悠的问道:“你觉得你皇兄有动你的想法不?”</p>
“当然没有。”李泰一下笑出了声:“一个假设而已,父皇你不会当真了吧?我皇兄要是有动我的心思,他就不焦虑了,他还闹什么脾气?他早就振奋精神跟我斗了。”</p>
“你说的有理。”李世民心里踏实了不少,还好他真的不知道,李承乾对他下过杀手,这样他们的兄弟关系还有的弥补。</p>
第二天早朝,破天荒的看到了太子爷的身影,他金盔龙袍气宇轩昂的站在金殿的最前方。</p>
李世民看两个儿子各站一边,他眉梢带喜的端坐在上方,处理了三五件闲事之后,他开口问道:“众位爱卿,治国之道当重文当重武?”</p>
众位大臣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做答,文官自然说该重文,武官自然说该重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快形成了两大阵营,吵得不可开交。</p>
“好了,两位皇儿,我想听听你们有什么看法。”李世民挑了两个非文非武的人物出来。</p>
“父皇”李泰走出朝班,恭恭敬敬的朝上一揖:“儿臣以为连年战事,使得百姓深深厌倦杀伐,现在正是百废待兴之时,理应重文,不可穷兵黩武。”</p>
李承乾也朝上一揖:“父皇,咱们大唐就是马上得来的天下,马上功夫不可荒废,理应重武,上继祖德,下扬国威。”</p>
“嗯,你们说的都有些道理,文武之道犹如车之双轮,要并行也要均衡,重武不可轻文,重文亦不可轻武。”</p>
李世民一句话说出来,二人同声应“是”,心里同时表示不服气,这种和稀泥的话简直就是万金油,说好听的这是真理,说不好听的这跟放屁也差不了多少。</p>
李世民当然是有他的想法的,他更喜欢李泰提出的说法,马上可得天下,马上不能治天下,但是他不想打消李承乾议政的积极性。</p>
“陛下,刚刚收到一份奏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