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求官时,经常到太学里面吟诗作赋,坐而论道,满座的人都比不过他。
肯定是有人听说了孟浩然的大名才引荐他去的,这无可厚非。
问题的关键是你孟浩然才学甚高,表现太过亮眼,把一众国家精英给比下去了。
明明是人家的主场,你却反客为主,不知收敛,把人家都给打趴下了。
有人邀请孟浩然到太学讲学,而孟浩然也想抓住这个机会展示自己才华,希望有贵人欣赏他的才华从而能够提携他。
然而才华横溢就是把双刃剑,用的好了就是利器,用的不好就伤到自己。
孟浩然老在太学里面晃悠,那些官宦子弟表面上恭维他的才学高深,其实背地里恨死他了。
你孟浩然一介布衣还指望我们给你引荐做官,将来好再压我们一头,世上哪有这等好事。
后来孟浩然老老实实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也没考中。
在这期间,孟浩然认识了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
在科举无望后,孟浩然灵机一动,想起了张九龄,便写下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前半阙气象磅礴,大气凛然,后半阙就把求做官的想法表露出来了。
一直都把这首诗当成孟浩然巴结谄媚权贵的证据,其实孟浩然写的这首诗还是很委婉的。
大诗人李白是有名的傲视天下,敢于天子呼来不上船的人。
但在恳请别人抬举自己时,是多么的那般小心翼翼、媚声媚气。
其实后来这些权贵都没有给李白、孟浩然等以实际的帮助,更不用提赏识提拔了。
李白和孟浩然辛苦奔波一生,孤苦无靠,到了也没有实现理想抱负,终究是竹篮打水。
最终两人是殊途同归,李白官场失意喝酒过量而亡,孟浩然求仕不得失意归隐后因背疮发作去世。(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