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若顿了顿,继续说道:“朕希望你们能够……”“朕希望你们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个人的抱负融入到国家的建设中,为大梁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龙若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回荡在金銮殿上,久久不息。</p>
年轻的官员们一个个热血沸腾,他们被龙若的热情和决心所感染,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他们齐声高呼:“为大梁,万死不辞!”</p>
龙若欣慰地看着眼前的景象,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知道,大梁的未来,就掌握在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手中。</p>
“陛下圣明!”一位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的老者从文臣队伍中走出,向龙若深深一拜。他是当朝大儒钱大儒,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备受龙若敬重。</p>
“钱老先生请起。”龙若连忙说道,示意身旁的宫女上前搀扶。</p>
“谢陛下。”钱大儒起身,目光炯炯地看着龙若,缓缓说道,“老臣以为,陛下此次广纳贤才,为我大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实乃明君之举啊!”</p>
“钱老先生过誉了。”龙若谦虚地说道。</p>
“陛下,老臣还有一建议。”钱大儒捋了捋胡须,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此次选拔虽然选拔出众多人才,但难免会有遗珠之憾。老臣建议,可以建立一个人才储备库,将那些未能入选,但才华出众之人记录在册,以便日后国家需要之时,随时补充新鲜血液。”</p>
龙若听后,沉思片刻,觉得钱大儒的建议很有道理。她点点头,赞赏地说道:“钱老先生深谋远虑,朕十分赞同。此事就交由吏部尚书负责,尽快拟定章程,报朕审批。”</p>
“老臣遵旨。”钱大儒躬身领命。</p>
“陛下,”一直站在龙若身旁的贺考官,此时上前一步,双手捧着一本厚厚的册子,恭敬地说道,“微臣有本要奏。”</p>
龙若的目光落在那本厚厚的册子上,知道那是此次选拔的最终结果,她微微颔首,示意贺考官继续说下去。</p>
“此次选拔,历时三月有余,共计……”贺考官顿了顿,翻开手中的册子,开始详细汇报此次选拔工作的成果。</p>
“此次选拔,历时三月有余,共计考核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一千三百二十六名考生。”贺考官的声音洪亮清晰,在大殿内回荡。“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录取进士一百二十人,举人二百五十人,贡士三百人。”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手中的名册,继续说道,“其中不乏文采斐然,才华横溢之辈,比如王安石之子王雱,年仅十七岁,便在殿试上力压群雄,一举夺魁;还有那位来自江南的赵士程,虽然出身寒门,却精通农政水利,其策论见解独到,令人耳目一新……”</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