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姓看来,父皇却是一个好皇上!”</p>
武帝心头巨震,眼神恢复了些许神采:“百姓们说,朕是好皇帝?这是真的吗?可是,百姓们确实怨声载道,民生多艰...”</p>
李龙鳞冷冷一笑:“民生多艰,确实如此!士族们犹如蚂蟥一般,趴在百姓身上,吸食鲜血!他们一个个脑满肠肥,反过来却把责任,甩到父皇头上?”</p>
“这是什么道理?”</p>
“父皇的政策再好,他们不肯推行下去,又有什么用?”</p>
“何况,那些有利于百姓的政策,其实损害了士族的利益。”</p>
“他们当然推三阻四,不肯推行,结果错失良机!”</p>
“帝皇与士大夫共治天下!”</p>
“天下有恙,是他们这些当臣子的贪婪无能,怎么能怪到父皇您的头上?”</p>
“这也是为什么,儿臣决心要走孤臣之道,就是为了父皇,铲除这些奸佞!”</p>
李龙鳞这一番话,并不是拍马屁,而是发自肺腑。</p>
武帝,就算不是什么盖世明君。</p>
仅凭他心怀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这一点。</p>
他就不是一个坏皇帝!</p>
若是生在盛世,武帝再怎么说,也是守成之君,甚至是开疆拓土的雄主。</p>
可惜,生不逢时,他生在王朝末期。</p>
疏于文治,善于武功,一不小心,就要背上穷兵黩武的骂名,甚至沦为亡国之君。</p>
“朕是不是昏君?”</p>
武帝听到李龙鳞这番话,紧皱的眉头略微舒展开来:“真的吗?”</p>
李龙鳞点头,笃定道:“儿臣绝无虚言!只要父皇雄心尚在,那就不迟!”</p>
武帝摇头苦笑,神情落寞:“雄心,朕还有!只是,岁月不饶人!朕真的已经老了...”</p>
李龙鳞正色道:“父皇,您不要相信沈轻舟的一派胡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p>
他将《龟虽寿》和《滕王阁序》直接缝了起来。</p>
武帝震撼,愕然看着李龙鳞,惊叹道:“好一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九,你果然才华横溢,出口成章!” 。</p>
<script src="/xxgg/dlgd.js"></scrip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