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深深看了杜文渊一眼。</p>
这位大夏宰相,城府极深,素来喜怒不形于色。</p>
就因为一个小小的舞弊案,就方寸大乱,其中定有猫腻!</p>
不过,武帝并未追究下去。</p>
民不告,官不究。</p>
既然宁轻侯自己没有告御状,朕何必多管闲事?</p>
何况,既然此案与杜文渊有关,那么一定牵扯极广!</p>
因为这点小事,搞得朝野动荡,人人自危,给了北蛮可乘之机,可就麻烦了!</p>
杜文渊急切道:“皇上,就算科举舞弊是假,但宁轻侯沉醉勾栏春楼是真!他的狂生之名,整个京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
“就算他真有才华,人品也一定有问题!”</p>
武帝点了点头。</p>
相较之下,人品比才华更加重要!</p>
若是一个经常出入勾栏之人,真的举荐入仕,朝廷成什么了?</p>
张权望向杜文渊,冷笑道:“杜大人,看来你对宁轻侯,颇为上心啊!”</p>
杜文渊神情一滞,尴尬道:“老夫不过是略有所闻...”</p>
张权冷声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杜大人,你身为宰相,仅凭传言,就污人清白,难道是嫉妒宁轻侯的才华?”</p>
杜文渊老脸涨红,不可思议的看着张权。</p>
荣国公一向笨口拙舌,怎么今天忽然言辞如此犀利,自己几乎招架不住?</p>
他却不知道。</p>
荣国公的这番话,都是李龙鳞教的。</p>
张权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是李龙鳞的安排。</p>
本来是李龙鳞和杜文渊的矛盾。</p>
由于荣国公横插一脚,变成了勋贵和文官的矛盾。</p>
李龙鳞反倒置身事外,作壁上观!</p>
这一招祸水东引,实在妙不可言!</p>
杜文渊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反唇相讥:“老夫是道听途说不错!可荣国公呢?你难道不是道听途说,认为宁轻侯才华横溢?”</p>
张权冷笑道:“错!我可不是道听途说,而是眼见为实!因为,宁轻侯早已是荣国府的座上宾!更是吾儿张易的老师!”</p>
“至于教坊司,宁轻侯也确实去过。”</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