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相此言诧异,这份礼可不轻。”楚相淡笑着开口。</p>
国丈又如何,他有个好儿子,便是章楠拍马不及的。</p>
“启禀陛下,这株水稻是微臣从湘地带过来的。”楚知桁脸上带着坦然与自信。</p>
“此时并不是水稻的季节,小楚爱卿有心了。”沈怀谦也淡笑着点了点头。</p>
“陛下,这株水稻便是微臣在湘地培育而成的,亩产12石。”楚知桁不慌不忙地禀报道。</p>
此话一出,在场一片哗然。</p>
亩产12石,那是什么概念?</p>
这小楚大人怕不是吃酒吃醉了,连数都不会算了吧。</p>
一石,相当于现代的72公斤,12石,那就是800公斤左右的粮食。</p>
宋婉仪摸了摸下巴,初代杂交水稻就能做到这个产量,已经很不错了。</p>
继续培育下去,说不定还真能重现亩产1500公斤的奇迹,这个奇迹便是袁院士带人创下的。</p>
其实这也怪不得众人不相信,毕竟寻常水稻亩产也就2石左右。</p>
即使是在气候湿润,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南方,亩产也不过2石到3石之间。</p>
现在你楚知桁告诉我,你手里的水稻可以亩产12石,直接多了10石?</p>
吹牛也不是这样吹的啊。</p>
“小楚大人,您虽然是楚相之子,但也不能在陛下的万寿宴上信口雌黄啊?”</p>
“就是,这简直就是弥天大谎,年轻人急功近利,也不当这般。”</p>
“如此多使臣在这儿看着,小楚大人简直就是不知所谓。”</p>
“就算小楚大人想从湘地调回京城,也不该扯下如此弥天大谎。”</p>
一时之间,文官的嘴仿佛是淬了毒一般,开始攻向楚知桁。</p>
然而楚知桁并不为这些话而动摇,只是目不斜视地看向前方,“陛下,这是微臣种植水稻的产量数据,请陛下过目。”</p>
说着,他从袖子里拿出一方小册子,毕恭毕敬地双手呈上。</p>
“此水稻是臣万里挑一培育而成,成熟的周期比正常水稻短,同时抗病抗旱能力也足,不仅仅是湘地可以种植,北方也可尝试种植。”</p>
楚知桁掷地有声,“此水稻是微臣与礼部右侍郎宋大人共同培育而成,特意选在万寿宴当天献与陛下,恭贺陛下寿与天齐,盛雍长盛不衰。”</p>
本来还在对楚知桁口诛笔伐的文官们,听到了宋婉仪的名号,瞬间就闭了嘴。</p>
如果此时有宋大人参与,那可信度一下子就高了...... 场内的目光一下全部聚集到了宋婉仪头上,尤其是一众外使,看向宋婉仪的目光那叫一个锐利,如同刀子一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