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将说的对,流贼败了!败了!”</p>
城上守军高呼的同时,城下的明军也听到了消息。</p>
他们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听闻流贼兵败,不用主将吩咐,这些老兵油子们立刻反攻。</p>
攻守之势瞬间转换。</p>
三大营的老弱病残瞬间变了模样,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拿着武器不要命的冲了上去。</p>
因为,建功立业的机会来了!</p>
明军是首功制。</p>
这里的首是脑袋,凭敌人的脑袋领赏。</p>
但是首功制弊端颇多,战场上杀得多不如抢的多,还会产生杀良冒功的行为。</p>
后来明军军功制度改革,改成了首功加军功。</p>
以小队为单位,根据各队的实际战斗表现分发人头。</p>
表现不佳不发首级甚至惩处,表现优异多发首级,然后各小队平分发来的人头。</p>
但是这个制度弊端也不少。</p>
将领们向朝廷报功请赏的时候还是靠首级数量,没有首级即便是部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死伤惨重也依然无功。</p>
这种制度带来的结果是,明军多支部队汇合作战时,大多数将领想带着自己的部队在一边观望,赢了抢首级,输了赶快逃跑保存实力。</p>
这也是明朝晚期小股部队作战还能跟敌人打个有来有回,过万的大军对阵往往一败涂地的重要原因。</p>
这种表现在辽东战场尤为明显。</p>
崇祯站在城头上,看着下面一边倒的屠杀现场,长长的舒了一口气。</p>
此一战,胜了!</p>
看着流贼兵败,城头上的守军仿佛失去了力气,纷纷倚着垛口坐了下来。</p>
流贼连日攻城,给他们的压力太大了。</p>
他们守的不只是这座城池,还有身后的家人和城中的百姓。 “呜!”有人哭了出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