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习惯性的找报纸,猛然间才想起自己已经穿越了。 报纸!</p>
崇祯对这个时代性的舆论武器充满了信心。</p>
如果穿越到满清,崇祯可能会放弃这个想法,因为满清文盲太多了。</p>
明朝百姓识字率很高,朝廷对社学的入学年龄规定:“民间幼童十五以下者。”即15岁以下的孩子都可参加,入学时也不需要考试,招生数额也没有限制,凡是愿意读书的,都可以来参加。</p>
守城靠的是什么?</p>
决心!</p>
不止是他的决心,还有文武百官,京师百万民众的决心。</p>
只要决心守城,北京城肯定坚不可摧。</p>
如何让百姓信任皇帝,信任朝廷?</p>
舆论!</p>
攻心为上!</p>
按理说编辑报纸应该找翰林院那帮写书的文人,但崇祯经过认真思考后放弃了翰林院。</p>
先不谈文人误国,一旦把这个权利给到他们,这些人绝对会夹带私活。</p>
写出来的东西不但起不到正面作用,甚至会有反作用。</p>
周皇后听完崇祯皇帝的解释后愣了半天,她怎么想也不到自己的夫君为什么会有这种点子。</p>
“陛下,臣妾明白了,这邸报可有名字?”</p>
崇祯想了想说道:“以国之名太过正式,其他名字又会显得不正式。”</p>
“这邸报就叫崇祯十七年吧!”</p>
“是,臣妾这就去写。”</p>
“写完后给朕看看底稿,没问题的话让司礼监经厂、内官监刻录印刷。”</p>
明代内府刻书除了司礼监经厂之外,在中央,尚有工部、礼部、内官监等机构;在地方,则有寺庙和地方书坊。</p>
&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