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静眨巴着那双灵动的大眼睛,再次抛出一个犀利的问题:“大树呀,我还有些不明白,为啥咱们方剂课本里面,好多方子的主治病症居然有好几个,感觉乱糟糟的!”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提得相当精妙。</p>
其实,这也曾是大树心中的疑惑。</p>
他曾向李介宾请教过同样的问题。记得那时,李介宾先是一阵爽朗大笑,然后才慢悠悠地对大树说:“要不,你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把那些方子的功效和主治病症都整理清楚?”</p>
大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始动手,结果这一试可不得了,他瞬间就发现了其中隐藏的奥秘。</p>
只见他略作思考后,缓缓说道:“实际上啊,许多方子本身的治疗范围确实非常广泛。编写教材的老师们面对这种情况,根本没办法全面、准确地概括出来,但又不敢随意删减内容,于是只好一股脑儿全罗列在下方啦。”</p>
听到大树给出的这个答案,薛静不禁微微一怔,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p>
显然,像她这样的大学生们尚未真正领悟到,教材虽然权威,但毕竟也是由人编写而成的,不可能毫无瑕疵,更不能将其奉为绝对的唯一标准。</p>
在上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我们总是将教材视为绝对的权威。那时,我们天真地认为课本里所讲述的一切知识都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只要牢记并理解它们,就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然而,当我们踏入大学校门后,这种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p>
随着学习的深入和知识面的拓宽,我们开始意识到,曾经被奉为圭臬的教材并非毫无瑕疵。</p>
尽管其大部分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有些观点和理论可能已经过时或者存在局限性。毕竟,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社会现象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p>
在座的各位同学当中,或许有人将来会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逐步成长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或教授。</p>
到那个时候,当他们肩负起编写教材的重任时,是否还会完全依照自己当年所学去撰写呢?答案恐怕是否定的。</p>
因为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即使是专家学者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一味坚持旧有的教材内容而不思进取,又怎能推动学术的进步与创新呢?</p>
不过,不得不承认,像大树这样的回答对于在座的大多数大学生而言确实显得有些过于超前了。</p>
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教材的依赖和信任使得大家一时间难以接受教材竟然也会存在模糊不清甚至错误之处。但这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它引导我们学会质疑、探索和独立思考,从而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层次的认知水平。</p>
大树知道他们想的什么,然后就开始举例子:“你们看看温里剂里的理中丸。”</p>
温中祛寒、益气健脾,这是方剂学里,理中丸的功效,可以说是高度概括。</p>
然后主治呢?</p>
“第一个是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呕吐下利,腹满食少,畏寒肢冷,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p>
第二个是阳虚失血证:如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p>
第三个是中阳不足,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p>
还有脾气虚寒,不能摄津病后喜唾涎沫;</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