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绝对是一位对《黄帝内经》有着深入研究的教授,经过了李介宾这段时间的点播,凭借着雄厚的经典基础,野蛮生长着。</p>
这个时候他讲起来内经,总算有了几分教授的风采,只可惜听众只有两个人。</p>
“张元素是金元时期的着名医学家,他的用药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黄帝内经》的影响。张元素提倡的‘药物归经’理论,就是基于《内经》中对人体经络和脏腑功能的理解。”</p>
“《内经》中提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强调了阴阳平衡的重要性。张元素在其着作中也强调了调和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他的用药方法注重药物的性味归经,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p>
“张元素的用药思想确实深奥,他将药物分为寒热温凉四气,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并且根据药物的归经来治疗不同的疾病。”</p>
“正是如此。张元素还提出了‘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这与《内经》中的治疗原则不谋而合。他认为,一个有效的方剂,应该像一个和谐的团队,各种药物各司其职,共同发挥作用。”</p>
“张元素的《珍珠囊》,他对药物的性味、归经、主治等方面的论述非常详尽,很多观点都与《内经》相呼应。”</p>
“能够将张元素的用药思想与《内经》的理论联系起来,这说明对中医经典的理解已经相当深入了。”</p>
“张元素的用药思想不仅在理论上与《内经》相契合,而且在实践中也非常有效。他的许多方剂至今仍被广泛使用。”</p>
“确实如此。张元素的用药思想是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医学者认真学习和研究。”</p>
《黄帝内经》中的“阳为气,阴为味”是中医理论中对药物性质的基本分类。</p>
其中“阳为气”指的是药物的气化作用,通常与药物的温升发散特性相关;而“阴为味”则指的是药物的味道,与药物的滋养、成形和沉降特性有关。</p>
有一个情况可能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对于《黄帝内经》这本书,是宋朝之后开始重视的,在这之前虽然唐朝的王冰重新校对整理过,但并非是像现如今许多人那样,抬为中医,也不过是文字游戏。</p>
只有真的能够指导治疗,这才是《黄帝内经》越来越受重视的原因。</p>
但也说明了另外一点,后世医家对内经的挖掘是一步步来的。</p>
金元四大家,可以说大半都是从内经里面节选内容来作为自己的思想依据的。</p>
张元素虽然不入金元四大家,但是实际上是四大家两派之一。</p>
张元素根据《黄帝内经》进一步提出了“气为阳,味为阴”的观点,并对药物的气味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将其分为“味厚(纯阴)”、“味薄(阴中之阳)”、“气厚(纯阳)”和“气薄(阳中之阴)”四类。</p>
在张元素的分类中:</p>
味厚(纯阴):指药物味道浓烈,性质沉降,通常具有泄下作用,如大黄。</p>
味薄(阴中之阳):指药物味道较淡,虽总体属阴,但又包含一定的阳的属性,具有通利作用,如木通、泽泻。</p>
气厚(纯阳):指药物气浓厚,能助长阳气,阳盛则热,通常具有发热作用,如附子。</p>
气薄(阳中之阴):指药物气轻薄,虽总体属阳,但又包含一定的阴的属性,具有发散功能,如桂枝、麻黄。</p>
张元素的这一理论,不仅丰富了中医的药物学理论,也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更为精细的指导。</p>
通过理解药物的气味厚薄,医生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药物的作用趋势和效能,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治疗。</p>
李东垣尽得张元素真传,他在《脾胃论》中有云,肾无实证,而泽泻能泻浊,即为补肾。</p>
脏腑虚实补泻药式与经方药征,诚为中药应用两大高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