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钱庄,十亿两银子,也只有唐寅这个脑洞大开的家伙才能说的出来。</p>
王伯安逐字逐句的看着唐寅的策论,丝毫不在意其他考官的神色。</p>
通篇看完,王伯安忍不住皱起了眉头。</p>
在大明,只有地方性质的钱庄,银票也是各地的豪商们自己发行的,朝廷不管这些。</p>
所以便导致了,全大明银票起码有数十种,比如南方大多用徽商、淮商的银票,北方大多用京商的银票。</p>
京商、徽商、淮商中,又有许多州府,自己发行银票。</p>
总之银票的发行乱七八糟的,在使用银票的时候,也多有不便。</p>
对于唐寅结尾处,一年时间,十亿两银子,不仅其他考官不信,王伯安也是不信的。</p>
不过,他知道国债便是出自唐寅之手,因此对他的信任度要多一些,想着一千万两还是有的。</p>
想到这里,王伯安不敢耽搁,朝着周同考认真的说道。</p>
“周大人,本官要高荐此卷!”</p>
此言一出,一众考官顿时哈哈大笑起来。</p>
“王大人,你莫不是真信了他的鬼话吧?”</p>
“是啊,王大人,我等乃朝廷命官,孔圣门徒,怎能信这种鬼话?”</p>
王伯安听到这些调侃的话,却是无动于衷,而是看着周同考。</p>
周同考见状,也是一脸的好笑。</p>
“王大人只管高荐便是,本官乐意之至!”</p>
同考官发现好的文章,就可以推荐给主考来评判,等级有着落、留中,优等、高荐是个级别,高荐便是最高规格的推荐。</p>
众考官闻言,全都用幸灾乐祸的神情看着王伯安。</p>
阅卷规矩,谁举荐,谁负责。</p>
&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