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提学接过来一看,顿时也露出笑容。 “少年听雨歌楼,红烛昏罗帐绸”</p>
“远望雨疏风骤,浇不灭的是愁”</p>
“嗯,此诗,倒也颇有些意思!”</p>
朱提学揭开糊名。</p>
“青州江宴,倒是个有才的,就是有些强说愁之嫌。”</p>
说着,朱提学又看向阅卷房内忙碌的官员。</p>
“可有老夫说的那首诗词?”</p>
阅卷房内的官员闻言,纷纷摇了摇头。</p>
“朱大人,尚未看见!”</p>
朱提学闻言,不由站起身,负手吟道。</p>
“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p>
“如此好诗,不应该不用啊!”</p>
若是唐寅在这里,必然要大吃一惊。</p>
这首诗,是自己送给庄墨寒的,为什么这个朱提学会知道?</p>
朱提学又去考卷中翻了翻,确实没有看到这首诗。</p>
这时,一位中年阅卷官脸色通红,一拍桌子,发出一声暴喝。</p>
“好诗......!”</p>
一众官员顿时吓了一跳,连忙朝着那名官员看去。</p>
那名官员感受到目光,察觉到自己的失态,也不由有些不好意思。</p>
不过脸上依旧带着激动的神色,拿起手上的卷子,快步走到朱提学身前。</p>
“提学大人,此诗当属最佳!”</p>
朱提学闻言,顿时也有些惊讶。</p>
即便是邓太安和江宴的诗词,虽然出众,但是也没有让人如此失态。</p>
朱提学好奇之下,接过考卷,定睛看去,顿时也是热血上涌。</p>
“好诗......!”</p>
这下,一众官员更是好奇,纷纷站起身,走了过去,一看之下,也是神色各异。</p>
一名官员忍不住轻轻念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立则国立......。”</p>
“这,这......!”</p>
“此诗,用词看似简单,但是观之,却令人有热血上涌之感,让老夫仿若年轻了十岁,此刻恨不得提枪上马,到边疆与北绒蛮子,大战三百回合。”</p>
&lt;/p&g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