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璋宫。 萧氏的心情也不太好。 两个儿子,一个残废了,只能一辈子无后。 另外一个,被封为汉王了。 对于杨松,萧氏也是很了解的。 野心丝毫不亚于杨柏,手段更是比杨柏更阴沉。 这本来是好事,可萧氏心里却明白,杨松也肯定斗不过杨枫的。 为此,萧氏还特意将杨松喊到玉璋宫,叮嘱他,千万不要跟杨枫为敌,不然必然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虽然杨松表面上答应得很好,但萧氏看得出来,杨松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萧氏很无奈,更是担心,杨松最后会落一个什么下场。 对于杨枫,萧氏的心思一直是复杂的。 杨枫混得越好,萧氏就越安全,俩人似乎是命运相关了。 可是,萧氏的丈夫,萧氏的两个儿子,又全都将杨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萧氏真的担心,如果双方火拼到最后,她的丈夫和儿子都会死在杨枫的手中。 说实话,萧氏与杨钦的夫妻关系已经破裂,萧氏对杨钦的死活已经不是太在乎。 但不管是已经残废的杨柏,还是雄心正盛的杨松,都是从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啊,萧氏不能不在乎。 萧氏更担心的是,她上次给杨枫的那封书信,已经落在了杨钦的手中。 那个心腹,终究不敢对抗大楚国的皇帝,背叛了萧氏。 所以,萧氏至今还是被蒙在鼓里的。 杨柏一家人搬回雒阳之后,几乎全都是足不出户。 只有贺兰楚楚,偶尔还出来走动一下。 杨柏是因为没脸出门,除非是被杨钦召见,甚至于连家宴也几乎都不参加。 司徒影呢,已经被杨枫破了身,自然就不敢出门,担心被人看出她已经不是处子之身了。 但躲不过的,依然还是躲不过。 威武王府中,很快就传出一个消息,司徒影不是处,是个妇人。 杨柏不能尽人事,司徒影却成了妇人,这其中必有古怪。 一时间,雒阳城中,谣言四起。 好事者,永远不知道当事人有多痛快,他们只想知道,司徒影出轨的男人是谁。 可司徒影却每天都沉浸在无尽的烦恼之中。 司徒影的名声已经坏掉了,受影响的还有整个司徒家,以及皇室。 但是,司徒影只能自己承担这个后果,她不能把杨枫给卖了。 贺兰楚楚担心司徒影会想不开,更担心杨柏会再发神经,便一直跟 司徒影寸步不离,连晚上睡觉都在一个房间里。 对于司徒影的困局,贺兰楚楚也是束手无策。 说不清啊。 自己的男人不能尽人事,你这女人却失去了清白,怎么能说得清。 贺兰楚楚本打算给杨枫去一封书信,将这事告诉杨枫,向他问计。 但是,司徒影不让,说不能因为这事给杨枫添乱,于是贺兰楚楚就没敢写这封书信。 亏得司徒影拦下了。 威武王府四周,早就被杨钦派人日夜不停地监视着。 一旦有快马离开,北上燕州,铁定会被杨钦的人给拿下。 结果自然就跟萧氏的那封书信一样,落入杨钦的手中。 这么一来,司徒影与杨枫的秘密就会被杨钦知道。 杨钦正愁着没理由对付杨枫呢,自然会把这事搞得天下皆知。 当哥哥的,上了自己的弟妹,这个消息一旦传开,绝对会对杨枫的名声有相当的影响。 不过呢,杨枫对此已经不怎么在乎了,不然他也不会走出这一步。 在绝对的实力跟前,正义也会被看做邪恶,邪恶也会成为正义。 而杨松来到汉州之后,以最快的速度了解了汉州的情况。 然后,杨松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了。 杨松确实具有明君之姿,只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把汉州治理得井井有条。 杨松借鉴了杨枫的统治经验,对汉州的世家门阀进行一定的约束,效果还是不错的。 只不过,杨枫的办法是治本,而杨松的办法就是治标了。 杨枫是将世家门阀都灭了,不管日后谁是燕州之主,世家门阀都不可能再死灰复燃。 可汉州就不一样,若是杨松不再是汉州之主,换了一个像杨柏这样的庸主,世家门阀自然就会立即再次嚣张起来。 杨松更是注重汉州的军备。 短短半年,汉州的军队再没有一个吃空饷的,军械辎重等,全部充盈。 长江水贼全部撤离之后,长江几乎就成为了无主之地。 大吴国不敢向北扩张,但杨松却先占据了北岸,然后再慢慢向南扩张,直到快要到达大吴国在南岸的水寨。 这么一来,汉州之南的长江流域,基本上就都在杨松的控制之下。 可是,因为杨松的咄咄逼人,引起了大吴国朝廷上下的强烈不满。 因为杨钦年号的事,大吴国对大楚国一直憋着一肚子火呢。 尤其是尚书右仆射刘巨龙,被杨枫气得吐血之后,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刘巨龙的门生故吏,直接把这笔账也算在了大楚国的头上。 杨松不知道啊,他这么一咄咄逼人,直接引发了大吴国与大楚国的第一战。 换做以前,大吴国绝对不敢轻启战端。 可现在不一样了,燕州强大,与大吴国结盟。 大楚国少了两州,还要防备燕州,实力大不如以前了。 甚至于,大吴国还探查到情报,秦王杨铭似乎有些听宣不听调的味道,使得秦州处于半独立状态。 大楚国共计十三州,去掉燕州、并州、冀州和秦州,只剩下九州之地,大吴国就有胆量了。 为了打赢这一战,大吴国任用名将萧南雄为主将,统领五万大吴国水军精锐。 这一战,大吴国并不打算攻入大楚国的腹地,只想将大楚国的汉州水军击败就行。 萧南雄不愧是大吴国的名将,来了一招瞒天过海的妙计。 萧南雄派人散播消息,说是大吴国水军准备进行一次操练,以此麻痹汉州水军。 不过呢,刘长青并不上当,给北岸各个水寨的主将下令,让他们严阵以待,做好防卫。 结果,大吴国的水军确实是搞了一次操练。 只不过,操练的效果很差,比汉州水军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