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何尝不想和唐太宗多待一段时日,感受唐朝都城的繁华? 唐太宗视他为兄弟,他又何尝没有把唐太宗当作兄长看待? 玄奘见到唐太宗的第一眼,已然看出他必将是千古明君。 他身上的龙气之盛,宛如实质,将他护在其中。 他一开始之所以没有遵循礼节恭敬地对待唐太宗,既是对他进行一次考验,也是想深入了解这位人间君王。 结果也不出所料,唐太宗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用大师来尊称他,这让他对唐太宗的印象更加深刻,增加了不少好感。 在与唐太宗交谈的过程中,唐太宗没有任何掩饰,对他大谈自己的政治理想,人生抱负。 他想成为一位千古帝王,想把唐朝打造成最强大的国家,想让后人永远记住他的丰功伟绩,名垂青史。 但他又十分恐惧和不安,他害怕唐朝无法挺过这次天灾,还没蓬勃成长便被扼杀于摇篮之中。 他害怕自己可能是历史上唯一一位,既是开国君王,又是亡国之君的皇帝。 他害怕自己的子民对他唾骂诅咒,将他的功绩彻底抹除,从此历史只会记住大唐的亡国昏君——李世民。 玄奘很清楚如果唐太宗一直处于这样的状态,那么自己无论如何帮助他,他都会自取灭亡。 别说复兴大唐,他自己说不定哪天就会被妖兽或者暴民撕成碎片。 于是玄奘好言相劝,同时在交谈中提供给唐太宗一些复兴建议,最重要的是,他往唐太宗体内注入了一丝属于他的法力。 让他的自信乐观能在唐太宗心情失落,陷入绝望时,让他重拾人生的希望。 他早已把唐太宗当成挚友,但他也清楚帝王身边只能有忠臣,而不能有好友。 他始终以忠臣的身份自居,为的是打消权贵大臣的质疑,不让自己的出现破坏游戏的平衡。 他表面始终微笑,始终以礼待人,让所有人都觉得他自信乐观,是位能深交的好友。 可谁能知道他内心到底隐藏了多少情绪,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贤弟有此等抱负,不愧为人中龙凤。我必亲自为贤弟送行,还望贤弟路上多加小心才是。” 唐太宗放下酒杯,眼神意味深长。 “有劳兄长了。”玄奘仍旧微笑着,眼中的精芒一闪即逝。 长安城外,一队人马静候两旁,唐太宗和玄奘从他们中间缓缓走过。 他们走得很慢,很慢,身上散发不舍和离别在风中弥漫,又随风而逝。 他们很想这样一直走下去,直到人生尽头。但命运已经注定,他们注定不能结伴前行。 有缘,自会再见,但无缘,是否就永远无法相见? 缘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缘分,独一无二。 有些人的缘分如蛛网般,千丝万缕,与许多人相连。 但有些人的缘分可能只有孤零零的一条,并且他无法看到缘分的另一头,到底连着什么。 可能是朋友,可能是敌人,也可能是命中注定的爱人。无论是什么,他都会誓死守护着这条缘分。 谁敢触碰,他就会龇牙咧嘴,一口咬断那个人的手指。 他的身上,可能除了这条缘分外,一无所有。所以他才会这么拼命地想守护这唯一属于自己的东西。 世上大多数人,岂非如此?他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两个,拼了命也想守护的东西。 谁敢触及他们的底线,他们就对谁发疯。因为一旦失去,就是真正的,一无所有。 唐太宗和玄奘终于停下了脚步,两人静静地站着,没有说话,也没有动,静静地看着对方。 从两人的目光中,能看到他们都在竭力抑制着自己的情绪。 过了良久,唐太宗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扭头看了周围一眼,问道: “大师的徒弟,为何没来。” “小僧的徒弟相貌丑陋,不宜出现在陛下的面前,唯恐惊扰到陛下。” “那朕再多送大师一程。” “不必了,陛下。陛下能亲自送小僧出城,小僧已经感激不尽,就不必再劳烦陛下了。 陛下,小僧别的不敢承诺,但小僧保证,一定会在与陛下相见。” “此话当真?”唐太宗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当真,小僧与陛下的缘分未尽,有缘,自会相见。” “大师保重!” “陛下,小僧,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