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雅致的四皇海贼团”大神认证加更) 作为国内甚至是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等学府,京大的校党委班子对于上级领导来校考察的接待工作自然是驾轻就熟。 然而对于京大校党委书记杨文刚和校长周正举而言,这一次政研室主任周扬来学校参加调研座谈会,接待工作却变成了一个令人有些头疼的问题。 不过即是再疼头。 该做的准备工作还是不能少。 其实在接到政研室那边发过来的公函之后,杨文刚甚至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沉思之中。 旭日初升后的京大早就已经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气象。 校园里。 在京大社会学系行政楼前面来来往往的师生自然也发现了今天似乎有些跟往日不同。 因为一大早。 在社会学系的行政楼入口处,墙上的电子显示屏上就已经打出了欢迎政研室领导莅临的字样。 而在从校门口通往座谈会举办地点的道路两侧,也早就拉上了“欢迎领导莅临学校指导工作”的横幅标语。 其实在这一次的接待工作安排上面,校长周正举的意见跟校党委书记杨文刚是有着明显分歧的。 在他看来,既然那位周主任点名了不需要大张旗鼓地搞接待,那就说明领导有其他的考虑,校方如果画蛇添足的话,反而有可能会引发不满。 然而杨文刚却坚持要按照上级部委领导来校视察工作的规格来布置接待工作。 理由是这次来京大参加座谈会,是周扬履新政研室之后首次以政研室主任的身份外出调研,京大这边纵然是有些高规格恐怕也不为过。 但是其实包括校长周正举在内的一众京大校领导班子都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 此时此刻。 站在一众校领导最前列的位置,校党委书记杨文刚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些恍惚。 因为他直到现在还有些难以置信,今天他作为京大校党委书记、一把手,早早地等在这里迎接的,竟然会是当年他表扬过的那个年轻人。 尽管已经时隔了十几年的时间。 就连他都从当年的不惑之年变成了即将退居二线的年纪。 但是杨文刚仍然记得当年自己刚刚出任教育部副部长的时候,就曾经批示过一篇由周扬主笔的关于思政工作的论文。 如果没记错的话。 那个时候的周扬还仅仅只是东海大学一个普通的办公室工作秘书。 但是以那篇文章为,教育部随即就推动了一系列关于思政工作的改革,至今很多措施都沿用到现在。 然而时光荏苒。 一晃十几年过去。 杨文刚怎么都没有料到,当年东海大学的一个小科员,现在竟然已经摇身一变成了政研室的主任,省部级正职的高官。 即是是自己,在教育系统工作了几十年,都始终没有迈过那一道坎。 相比之下,这位周主任升官的速度,确实是跟坐火箭差不多。 “杨书记,周主任的车子已经进校了。” 人群中。 就在杨文刚有些走神之际。 校办主任突然凑到他身侧低声说道。 闻言杨文刚也是一愣,随即马上就回过神来。 “老周,会议室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吧?可别出什么差错。” “这次政研室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座谈调研,周主任在全市的各个高校里面,独独点名参加我们京大这边的活动,这个时候我们怕是不好出错撂挑子。” 闻言站在杨文刚身侧的校长周正举虽然有些不大明白为什么杨书记格外重视这一次的接待活动,但是仍然点了点头开口道: “杨书记放心,会议室那边肯定不会出什么差错。” “不过这位周主任我可不太熟悉,等会恐怕还得书记你在前头顶着。” 杨文刚笑了笑也没说什么。 真算起来,他跟周扬倒是不陌生。 只不过两人之间也没什么私交。 这次周扬点名要来参加京大的座谈会,未必就不是念着当初的那一句点评之情。 实际上杨文刚倒是真的没猜错。 在看到潘毅安送来的座谈会名单的时候,周扬几乎是一眼就看到了杨文刚的名字。 一开始他还有些不大确定这个杨文刚就是当初让自己在东海大学有了笔杆子之称的那位教育部杨部长。 但是等他查过杨文刚的任职履历之后,周扬立马就敲定了把京大作为这一次座谈会的首选之地。 不过对于杨文刚这么多年仍然停留在省部级副职的层次,周扬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唏嘘。 从杨文刚的任职经历来看。 这些年这位杨书记先后出任了教育部副部长、京师大的校党委书记、科技部的副部长,再到京大的校党委书记。 任职的岗位不可谓不多,但是这么多年仍然停留在这个层次,不能说是时运不济。 不过作为一个高校教育系统出身的干部,能走到这个层次也算是了不起了,毕竟官场讲究的并不一定是学识的深浅,有时候更讲究敏锐的政治眼光。 …… 正如杨文刚所料。 这一次京大高规格地接待周扬一行。 他这位政研室主任不仅仅没有表现出什么不悦,甚至有些兴致勃勃地在校党委书记杨文刚和校长周正举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燕园和红楼等着名的历史文化单位。 在未名湖畔,周扬更是饶有兴致地跟在湖边的学生们畅聊了一些时下热点的问题。 周扬甚至开玩笑地说国内的学生们心底大多有一个“京大”的梦想,就连他自己当初在高中的校园里都一度以考上京大为目标,只可惜最后去了东海大学。 得知眼前这位看起来跟燕园的一些博士生年龄差不多的青年官员竟然是中委委员、政研室的主任,省部级正职的高官,不少学生更是纷纷涌上前来要跟周扬合影留念。 眼看着围上来的师生越来越多,最后就连周扬自己都只能打消了继续跟学生们畅聊下去的想法,匆匆忙忙就在杨文刚和周正举的陪同下来到了早就安排好的会议室。 因为事先早就有所安排,所以整个座谈会在不到两个小时后就顺利结束。 然而在座谈会结束之后,周扬却并没有马上离开京大。 而是带着秘书孙成刚一起来到了校党委书记杨文刚的办公室里。 办公室内。 杨文刚亲自给周扬泡了一杯茶后,这才细细地打量着眼前这位正是如日中天的年轻高官。 “杨部长,当年还是多亏了您的金笔朱批啊。” 听到周扬仍然称呼自己为部长,杨文刚心底一时间也是感慨万千。 毕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的话。 谁又能料到当年自己批示的一篇文章,竟然能造就出这么一个绝顶的人物。 实际上从某种角度来讲。 当年杨文刚对周扬那篇文章的批示,确实是周扬踏入仕途的。 正是那篇文章,才让时任东海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的李文芳在书记论坛上崭露头角,最后更是直接被调任东海市教委担任思政处处长一职。 同样是那篇文章让李文芳看到了周扬在理论研究领域的潜力,后来更是不惜动用自己的关系把周扬弄到了市委党校去进修。 也正是从理论研究开始。 周扬才在市委办公厅站稳了脚跟,并由此出任江湾区区长桂红英的秘书一职。 周扬本身并不是一个相信玄学的人。 但是杨文刚当年的那一笔,对他的影响确实很大。 不敢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最起码加快了他正式踏入仕途的时间,而且影响到了后面的发展。 (是不是木有人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