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之无限封印

第392章392

尧帝十六年绝对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似乎所有的灾难都要在这一年里爆发。朴父出世,还真是验证了他的宿命。人为的让朴父晚出世三五年,可是灾难并没有随着这个脚步慢下来。</p>

水患已经无可避免了,现在已经窜到了大荒很多地方。速度之快,前所未有。就连已经封绝了四百多年的不周山都开始有水渗出,而且这个力度还在不断加大。</p>

之前只是有人目测到了无支祁,为了保险起见直接把镇守黄河的庚辰请了出来。可是在大水漫到淮水的时候,无支祁正式现身了。</p>

他刚一出现就掀起惊天巨浪,整个淮水周围都被大水覆盖,成了巨湖。无支祁以淮水为据点,不断的让大水朝着周围泛滥。</p>

无支祁一个人的时候庚辰还可以代付,可是当其正式兴风作浪,那就是一个打不败的神诛大凶。这样的无支祁,显然已经不是庚辰一个人能对付的了。</p>

治水的工作已经给了木亳城,可是无支祁在,这治水就不可能成功。而且相柳也是脱困在即,这位比起无支祁破坏力那更上一层。</p>

无支祁始终是凶,就算是神诛大凶也是凶,何况神诛大凶具体什么样谁也没见过,无支祁是不是还不一定。可相柳不一样,他是神。</p>

作为水神的左右手,虽然跑到大荒以后实力被压制的厉害。可他毕竟是神,还是暴虐凶残的凶神。一旦他脱困,那就彻底没有办法控制了。</p>

最让人担忧的是和相柳当年一起来到大荒的蜉蝣。,虽然名声比不上相柳,可是蜉蝣的危险显然更上一层。</p>

因为蜉蝣很少有人见过其真面目,据说其变小可以小的肉眼看不见,变大可以撑满整个大荒。而且就样子来说他也不固定,他可以是他见过的任何东西的样子。</p>

现在共工台已经不流血了,可是上面已经布满了裂痕。这些裂痕的速度读扩张的很慢,可是顶多三五年,相柳和蜉蝣就会脱困而出。</p>

如果这三五年里没有抓住无支祁,到时候无支祁、相柳和蜉蝣三者共存,就算是神祗降临也很难将其降服。</p>

这件事已经让大荒所有的大氏族动身了起来,可是这好像只是一道开胃菜,局势还在一步一步的变坏。</p>

十大绝地之一的九嶷诡山在上次发生异变以后彻底变成了万物莫近的地方,整个九嶷诡山被一种灰蒙蒙的气体给包围了。</p>

不管是人、灵、凶甚至是野兽,只有吸进去一点这种气体,里面就会变成另一种生物。身体变的僵硬,心跳和体温都消失了,就像是没有意识一样。</p>

他们的皮肤变的极为坚硬,很难破开。没有意识,可是嗅觉却异常发达,残忍好杀,不知疲倦。</p>

壤陵城把这种生物定名为旱魃,其实这个名字就是根据天女的觉醒旱魃提出来的。可是当年这个名字只是在小范围传播,主要是铸鼎城。现在经过商议,这种从未见过的种族正式被命名为旱魃。</p>

至于那灰色的自然就是尸气了,吸入尸气能让一般人变旱魃。结合铸鼎城的资料,这旱魃总算是被揭开了一角。</p>

没有犹豫,壤陵城当即下达了周围氏族搬离九嶷之野的命令。在铸鼎城的帮助下,短短一个月时间九嶷之野就在无人烟。 尸气也很快就包裹了整个九嶷之野,周围再无生命的痕迹。整个壤陵城在当今有熊的指挥下屯兵九嶷之野外围,随时准备迎战。</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洪荒:悟性逆天,吾为星辰之祖
洪荒:悟性逆天,吾为星辰之祖
穿越洪荒世界,太昊成了盘古胸中一口不化的浩然之气,天生主宰天地正气! 同时,他获得悟性逆天。 【你发现盘古力之法则碎片,略有所获,你领悟力之法则(8%)】 【你参悟自身浩然法则,结合力之法则,两世经验,自身底蕴,你领悟出《浩然真经》】 【你参悟诸天星辰,以人体为根基,以浩然之气为辅料,你顿悟了,创造出诸天星河观想自在法】 …… 太昊以诸天星河为引,星辰为棋
东方西岳
求仙问道
求仙问道
顾长风穿越综武世界,幼时被张三丰捡到收徒,成为武当小师叔。 天生石脉,无缘武道。 十八岁时,一朝记忆觉醒,得母星馈赠,获得逆天悟性天赋! “武道无法打通石脉,仙道总行了吧?” 灵气入体,石脉自开! 你们修武,我修仙! 研读三千道藏,身处深山与草木为伴,坐看云卷云舒,天人交感,创造出修仙功法乙木长春诀。 观张三丰突破,展露太极阴阳二气,悟五行混沌之道,创五色
芭蕉狗儿
身披战甲,嫡长女她又美又炸
身披战甲,嫡长女她又美又炸
一时之间,所有人都在哭,在喊,在闹。顾明舒伸手扶住沈氏,心中翻江倒海,巨大的悲恸来袭,疼得她撕心裂肺。可面上,她却是——.........
阿晏的猫
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洪荒:吾掌大教,号令群仙
巫妖争霸时代,李云景魂穿洪荒,一缕残魂得毁灭魔神传承。 占洞天福地武夷山,得先天灵宝落宝金钱,入截教,得三清真传,经历千难万险,掌大教,维护玄门正宗,终得证道成圣。
海啸.
炎神之录
炎神之录
《炎神之录》慌乱,天灾,还是人为,世界的平息只是短暂的。一切为了利益制造乱世之争的邪恶人士与正义人士做斗争,让凡人们陷入恐慌之中。在此一把神剑诞生。
工藤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