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轻讪讪地问了一句:“老板这本杂志确实不错,需要多少钱,我们买一本。” </p>
老板伸出手掌,“4港币一本。” </p>
一听这话众人顿感诧异。 </p>
“有没有搞错,一份报纸才0.3港币,这本杂志要4港币,十几倍的差价!”小年轻愤愤不平地说道。 </p>
报摊老板无奈地摊开手:“后生仔,这是出版社出版制定的价格,你自己看看这份杂志,绝对的精品,印刷成本不低。” </p>
报摊老板说完后,上班族掏钱:“老板,给我来一份,我想看看船王的创业故事。” </p>
上班族拿起杂志走人,旁边的小年轻忍不住心痒,也咬牙掏钱买了一本。 </p>
两本杂志卖出,收入8港币,接着报摊老板便将《工商周刊》摆在最显眼的位置。 </p>
来来往往的人群一眼就能就看到这份惊人眼球的周刊杂志,只是瞥了一眼,就忍不住掏钱买下,对于富豪趣闻,男人总是没有任何抵抗力。 </p>
全港各大城市书店报摊,无数人看到《工商周刊》后立刻被它吸引,一问价格,又因它的昂贵咋舌。 </p>
可有时候真的不要怀疑人们的消费能力,下班时候几乎人手一份。 </p>
这个年代还没开通海底隧道,过海要靠渡轮。 </p>
斜阳西沉,零星缀空,渡海轮上,几乎人手一份报纸,一份杂志。 </p>
船开,阅报,读者看得津津有味,小火轮泊岸后抽起副刊杂志,塞进后裤袋,回家细看。 </p>
《工商周刊》大卖,各路书商报摊老板狂喜,消息很快传到《明报》总部。 </p>
胡菊人闻言后简直不敢置信,现在可是3万册,而且价格还那么贵,他真想不到会卖的这么快,之前他心里甚至已经做好滞销的打算。 </p>
“老查,3万册竟然销售光了,这才一天时间啊。”胡菊人的神情很是激动。 </p>
金庸听到消息也是喜出望外,“这就证明《工商周刊》成功了,3万车已经销售一空,很多书商提出加印,让印刷厂和排字房加快速度!” </p>
胡菊人闻言后不再迟疑,神情振奋地连连点头。 </p>
紧急加印的5万册杂志很快投入市场,这一次不仅在香江本地销售,有书商将杂志带入奥门、台省、新加坡、泰国等地销售,《工商周刊》被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扩张市场。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