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税?”</p>
在听到了朱翊钧的话之后,在场的大臣们脸上都露出疑惑的表情。</p>
万历皇帝嗯了一声,得意洋洋地开口。</p>
“近年来,大明矿业的收入可是下降得很厉害啊,去年才十二万两。”</p>
“但朕翻了一下之前的历年收入,发现矿税最多的时候可是一年能收至少五十万两白银。”</p>
“只要让矿税重新恢复到五十万两,朝廷一年能多出三十八万两,这亏空不就轻轻松松的填补上了吗?”</p>
赵志皋粗略一听,觉得朱翊钧的话,在逻辑上是没问题的。</p>
然而……</p>
赵志皋正色道:</p>
“陛下,大明矿税下降,乃是因为大明之前发现的许多矿都已经开始产量枯竭。”</p>
“这种情况下多征收矿税,恐怕……”</p>
其他大臣们闻言,也纷纷附和赵志皋。</p>
本来一年产价值两百万两的矿,朝廷收个五十万两当然是轻轻松松。</p>
现在一年产量价值都只有六七十万了,再收个五十万两的税,这不是扯犊子吗?</p>
朱翊钧却并不这么看。</p>
他信心满满地开口。</p>
“尔等懂什么?”</p>
“朕已经让东厂和锦衣卫秘密查探过了,矿税下降的根源并不是因为产量不够,而是有人瞒报产量,私自售卖朝廷矿藏,中饱私囊!”</p>
赵志皋欲言又止。</p>
朱翊钧双目一瞪,道:</p>
“你们若是不让朕多征收矿税,那你们自己来想想办法,把每年这几十万两的窟窿给朕补上!”</p>
赵志皋默然片刻,小心翼翼地开口道:</p>
“不瞒陛下,其实朝廷如今国库现银还是能支撑几年的,前提是不会再爆发像宁夏之战那样的大规模战争了。”</p>
朱翊钧哼了一声,道:</p>
“未雨绸缪,懂吗?”</p>
“朕可不想万一真出了点什么事的时候,连一点反应都没有!”</p>
赵志皋正想说大明哪里会有这么多事的时候,突然想起一件事情,闭上了嘴巴。</p>
赵志皋深吸一口气,正色道:</p>
“陛下,臣以为矿税之事兹事体大,不如先让六部讨论一番,弄个章程出来,再由内阁呈送到宫中?”</p>
赵志皋这是打算用一个拖字诀。</p>
以正常的程序,这个章程想要出来,六部没有几个月的扯皮是搞不定的。</p>
等六部送到了内阁,内阁这边少不得也要争论、商讨一番。</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