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尘是故意说出保管费用的。 事实上,如果他不想理会黄家和李勇之间的小摩擦,完全可以直接回绝黄茂。 ——我们铺子不存银子。 简单明了,完事。 但在之前诸多世家大族联合起来给他施压之时,唯有黄茂选择了中立。 这,便是一种恩情。 所以,在适当时机,他还是愿意充当这个和事佬的。 至于李勇认可他的调和行为,也在情理之中。 老子话都说出去了,总该给点面子吧? “徐兄弟,既然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再多说一嘴。” 李勇叹息道:“诸多往事,已经过去,当初对付你,我也是身不由己,你懂吧?所以就让往事尽付尘烟中吧。” 徐尘笑呵呵道:“李老弟说的是哪里的话,咱们私下都是好朋友好兄弟。” 事实上,在李家那边,他已经捞到不少好处了。 况且,当时的李家直接给他来了一波大的——梁文举自尽。 人死债消啊! 搞来搞去,为的还不就是碎银几两。 而听到“李老弟”一称,李勇明显愣了下,旋即立刻躬身作揖。 “见过大哥!” “好弟弟,快快请起!” 徐尘扶起李勇。 这时,外面响起了车轱辘声,很快便有两个大箱子搬了进来。 “掌柜的,一千两,存一年。” 掌柜老侯核验后便写了契据,把两个大箱子搬进后堂。 徐尘二人看着两个箱子以及一百一十二两现银,相视一眼,都笑了。 这特娘的……纯纯的捡钱啊。 “爽!” 李勇险些激动的跳起来:“奶奶的,早知如此,就应该早点开铺子啊!” 过了大概两刻钟,又有两个箱子搬了进来。 “八百九十二两,存一年。” 掌柜老侯照旧。 这钱,是赵家存进来的,而且是明显提前算好的。 一年的保管费刚好一百两银子。 没一会,其他世家大族也都纷纷带着银子来到铺子,皆存入。 总的保管费,达到了惊人的八百两。 徐尘知道整个青兰县的诸多世家大族都向李勇投诚了,却不想,误打误撞,竟搞出这么多存款。 足有七千二百多两! 这……开的明明是借贷铺子啊! 结果,存入的竟比他们两个准备借出去的银子还要多。 “徐兄,先说好,这铺子是咱们两个开的,保管费一人一半。”李勇道。 “可使不得,李兄弟,这钱分明是送给你的见面礼。” “哥哥!” “这……好吧!” 徐尘只好勉为其难的答应下来。 没办法,兄弟情摆在哪里啊。 太客气就生分了不是? 接着是另外一个问题——这么多的钱,放哪里啊? 徐尘的建议是:正常情况下的钱从哪里来,就去哪里。 李宅和徐宅各一半。 “还是全部放你那宅子吧。” 李勇道:“李家的情况我看过了,如果出事,根本挡不住。” 徐尘犹豫了下,答应下来。 心下则是又多了那么一抹担忧。 把这七千多两放进徐宅的地库里面,总数量,可就破万两了。 这么多银子……要是扛着跑路简直爽上天! 晚些时候。 出去传达消息的五十多名衙役都赶了回来,但一直等到傍晚,也没有一个人进入铺子借钱。 徐尘有些诧异。 青兰县的百姓都不急用钱? 不应该的啊! 生老病死都需要钱,而且旱灾刚过,需要一系列的恢复措施,正是用钱的时候。 说句难听的,接连几天大雨,田地里虽然有水了,但依旧不够,还需要往田地里面导水。 至少,得弄个水车吧? 以前,可能几户、几十户用一个水车。 而现在大家都着急往里面倒水,根本用不过来。 “徐兄,这……能行吗?” 李勇有点担忧,却也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 按照六千两的本钱借贷出去,赚的利息也就是几百两,跟现在的存钱保管费相差不多。 已经可以了。 “不急,再等等看。” 徐尘深吸了口气。 终于,在城门即将关闭的半个时辰前,一名中年男子匆匆跑进铺子。 “掌柜的,俺……借钱。” “好,带你们村的黄册和村长文书了吗?”掌柜老侯道。 所谓黄册,相当于整个村子的人员名单。 携带黄册借钱,可证明是那个村的人,以免铺子被外地人诓骗。 村长文书则可以证明此人当年种了多少的地。 “都带了,喏。” “嗯。” 老侯看着黄册上面的名字,对照文书上的名字,一致。 “你种了五亩地,最多可借二两半银子,你要借多少?” “全借了。” “好。” 老侯则根据村镇的地址,填写册子,而后让那男子按手印画押,给银子。 “谢谢,太谢谢了。” 那男子急忙点头,旋即小心道:“掌柜的,那个……可以让城门的军爷行个好,免去这次的进城费吗?我们村还有二十多人被憋在城外。” “进城费只要一个大子,没有吗?” “是来时候走的匆忙,忘记了,而且……也真没有。” “这……” 老侯也有点无奈。 后堂的徐尘见了,眉目忽的一挑。 出事了! 在整个青兰县来说,哪怕是之前的石格村都是中上等的,可即便如此,当初的嫂子手里也是一个大子都没有。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 生活在村子里,一般的百姓都是尽量一次性购买整年的生活所需,避免出远门。 也就导致许多百姓手里连一个铜钱都没有。 百姓手里没钱,急用钱,青兰借贷的出现刚好符合时宜。 结果,被进城费给卡住了! 近来,他频繁的往来县城和村子之间,都不交进城费,像白元武、李冲等人,也不用交。 他都快把这茬给忘了! “掌柜的。” 这时,一名中年女子走入铺子,有些为难的开口。 “是这样的,我是后嫁入村子的,黄册上面没有我的名字,但有村长的文书,可以借钱吗?” “可以。” 徐尘直接开口。 这里面又是一个问题。 官府对黄册的管制并不严,婚丧嫁娶,完全跟不上。 最严重的是——隐瞒人口。 生了孩子,只要满月就要缴纳人头税了。 所以,为了避免赋税,百姓们是不愿意在黄册上登记的。 而地方的世家大族,也愿意帮当地的百姓隐瞒,一般会瞒到八到十岁。 这是一条默认的规矩,给生活已经很艰难的百姓留点喘息的空间。 对于这一点,徐尘是知道的。 所以才让村长开具文书,以证明其身份。 但,文书这玩意太容易造假了。 “有点麻烦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