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天色渐渐亮了。 足足数万人排在石格村外的小路上,看着那淡淡光亮下的错落有致的村子,皆震撼不已。 比土包子进城还要夸张。 原本,大家伙的日子都差不多。 但进入石格村地界后,就好似普通老农进了皇宫一般。 惊喜、羡慕、嫉妒……难受! 于是乎,哭的人越来越多,声音虽不大,但人数实在太多,堪称是万人齐哭。 众多石格村的百姓被吵醒,纷纷走出村子,看着如此“壮观”的景象,一时间有点懵。 村长大人发话了,今日有其他村子人的来石格村的水库打水。 打水就打水呗,可……哭什么啊? 不多久,有人反应过来,小声开口。 “今年外地的旱灾太严重,再不下雨就要绝产了,估计是看到我们村子还能勉强度日,有点羡慕。” 众多村民闻言,皆是一阵静默。 是了,相比于其他村子,现在的石格村仿佛世外桃源,过上了无数老农一辈子都不敢想象的日子。 可能大家伙一直生活在村子里,时间长了,渐渐的习以为常了。 但对外地人来说,这日子是做梦都做不上的。 如是想着,众多村民皆感慨自己,警告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珍惜当下。 同时,一定要对村长大人心存感激。 也是这个时候,一行人马自石河镇的方向快速走来。 知县李勇坐在高头大马上,隔着远远的,就听到了前方若有若无的哭声。 听人数,不是一般的多。 “卧槽,这是死多少人啊?那家伙该不会把石鱼村的五十多人都给咔嚓了吧?” 李勇惊了,管不了许多,快速催马。 来到近前处,他看着拍在石格村村外打水的百姓,喉咙动了动,好一阵无语。 身为知县,他如何看不出这些打水百姓的心思呢? 真是……一言难尽呐! 没法比! 他叹了口气,提高声音道:“行了,都别哭了,排好队,准备去打水,注意,不要损坏人家的秧苗。” 众多打水百姓这才有所收敛。 李勇则是进入村子,来到徐家。 院子中的徐尘正在核查,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徐兄,这是咋了?”他问。 “没事,哎……” 徐尘缓缓摇头,很是无奈的样子。 是真的愁。 被这些打水百姓的哭声给吵醒了,左右睡不着,生孩子吧。 结果,白梦瑶来了癸水。 难受哇! 白书君那边也没动静呢,可能是时间还没到的缘故,但……万一是真的可如何是好。 他奶奶的……哎! “走吧,去打水吧。”徐尘起身。 “好。” 李勇也站了起来,低声开口。 “石鱼村那些人还没惩治完毕呢?你不知道,来的时候听到哭声,吓我一跳。” “还没找到呢。” 徐尘敷衍了一嘴。 先饿那些人两天,今晚打水完毕了,再处置也不迟。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水库附近。 众多百姓走上堤坝,望着那一大片的水域,本红着的眼睛更红了。 水啊,还这么多,足有方圆百丈。 太吓人,也太馋人。 而后,又是一阵哭声。 “好了,别哭了。” 徐尘站在最高处,朗声开口。 “首先声明,我石格村卖水,不是为了赚你们的银子。” “说句不好听的,大家都是种水稻的,水稻需要多少水,大家伙都清楚。” “这一水库的水,还不够我石格村自己用。” “再说句不好听的,这些水按照一文钱二十桶算,总共还不值一千两银子。”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众多百姓听闻,都沉默下去。 按照这位徐县差所说,如果这些水不值一千两银子,还真不是赚钱。 如果省着用,差不多够石格村几千亩地用小半个月了。 几千亩地的收入,可不是区区一千两银子能媲美的。 “之所以售卖,是因为知县大人说,大家伙都严重缺水,都已经有牲口渴死了。”徐尘捧了李勇一手。 “哪里哪里,说到底,还是我们这位徐县差心善。”李勇回捧。 众多百姓面面相觑,而后齐齐跪地,千恩万谢。 接着,徐尘又说些注意事项。 如每家每户每天最多只能打十桶水,所有打水的人都记录在册等等。 主要目的是限制一些大户人家跑来与普通百姓抢水。 好一番唠叨后,开始打水。 先报名交钱,然后有石格村的人帮忙从堤坝上面运送上来。 这个时候,会写字算数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徐尘找遍了石格村,还从流民中挑选了二十多人,才勉强凑够五十个打水组。 教育普及,任重而道远呐! 斗大字不识,如何堪当大任? 接下来,一切正常有序,场面一片热闹。 有人离开,也有人赶来。 一天之内,粗略算来,打水的人数将近五万。 几乎整个青兰县的劳动力都来了。 当然,这其中包括一家来两三口人的,也有几户人家合伙买的,规模空前的大。 到了晚上一核算,得银五两多点。 徐尘有些肉疼。 倒不是他有点小钱了,看不上五两银子,而是这个时候水资源太珍贵了。 五千多方的水砸下去,水花倒是哗啦啦的响。 但付出与回报比例太低了。 把这些水放到田地里面,增产的收入至少是这点收入的五倍以上。 当然,也是没办法的事。 李勇都开口了,总不能让整个县城的牲口都渴死吧? “希望能多赚点名声吧。”徐尘喃喃着。 有时候名声带来的收入也是不菲的,如之前他当选石格村村长的时候,若名声臭了,还真未必当得上这个村长。 和徐尘想想中差不多的是,几乎就在当晚,石格村大名,爆了! 偌大县城,将近二十万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我跟你们说啊,那石格村,盖了清一色的砖瓦房,没错,是整个村子。” “好家伙,石格村田地里,竟还有一点点水,你们敢信?” “这一切啊,都是那位徐县差的功劳,是他当了村长,带领一个村子的百姓,共同发了家致了富。” “我的老妈妈啊,如果我们村也有那样的村长该多好。” 一时间,无数人议论纷纷,传唱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