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资本市场的波澜中,云南白药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这家历史悠久的中药巨头,近年来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动作频频,却屡遭挫折,甚至引来了国资股东的强烈反对。云南白药与陈发树之间的策略分歧,以及国资股东对此的强烈态度,都为我们揭示了资本市场中传统行业与新兴投资理念之间的碰撞与融合。</p>
一、国资股东反对:云南白药投资策略遭质疑</p>
自云南白药在陈发树的引领下开启证券投资之路以来,国资股东对此一直持反对态度。无论是2019年拟认购万隆控股可换股债券的审议事项,还是近年来云南白药在证券投资领域的频繁动作,都引发了国资股东的担忧和不满。他们担忧的不仅是投资风险,更是云南白药作为中药企业,在战略定位上的偏移。</p>
国资股东代表董事汪戎、纳鹏杰等人的反对票,直接体现了他们对于云南白药投资策略的担忧。他们认为,认购协议未能得到港交所的批准,本身就暴露了投资计划的风险。同时,他们还强调审议事项不符合云南省国有股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意见,云南白药应充分考虑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导向。这些反对意见,不仅是对云南白药投资策略的直接质疑,更是对传统中药行业与现代资本市场之间融合发展的深度思考。</p>
二、陈发树策略受争议:云南白药炒股巨亏</p>
在陈发树的引领下,云南白药开始涉足证券投资领域。然而,这一策略并未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让公司陷入了巨大的亏损之中。尤其是2021年和2022年,云南白药因炒股巨亏而备受争议。这些亏损不仅让公司的市值大幅缩水,也让投资者对陈发树的策略产生了深深的怀疑。</p>
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白药在证券投资领域的投资执行团队是由董事长/联席董事长牵头组建的。这意味着,陈发树对于公司的投资策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然而,正是这种过于集中的决策权,让云南白药在证券投资领域的失败显得尤为突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