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病重,这也自然会引起不少勋贵的关注,主要就是现在位高权重的开国功勋越来越少了,尤其是汤和哪怕看似远离了朝堂,可是也不能忽视他的一些影响力。</p>
所以在这个时候,通往凤阳的道路上多了一些达官显贵的亲族。这些在朝中有着官职的不好过去,可是让府中子弟过去探视,这肯定是没有什么问题了。</p>
朱允熥也不打算多说什么,这些事情在他看来也是人之常情,这可不是什么拍马溜须。</p>
对朱允熥来说,好像现在也就是顺其自然也就行了,因为他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关注。</p>
汤和早就中风了,一些人也都是有着心理准备。</p>
朱允熥出宫了,这一次去的地方是应天府西北方向的龙江船厂。这是属于工部的衙门,以以篷厂、细木、油漆、铁、索、缆等六个作坊为主,工匠也都是来自沿江沿海地区。</p>
不夸张的来说,这个可以制造战船或者运输船的船厂,已经是非常标准化的。</p>
这座船厂的历史悠久,在南宋时期就被称为‘都船厂’。在蒙元时期也被沿用,大明是在旧船厂的基础上扩建。</p>
在这里甚至有着一整套完善的生产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其所制定的用料、价格、工艺、验收等诸标准,也是在不断的呗推行。</p>
不过在龙江船厂之外,应天府还有一个宝船厂。</p>
这也就算的上是朱允熥的一些小动作了,这里制造的船更大,基本上都是专用船厂,制造大型宝船。</p>
简单来说就是宝船厂制造的是大型海船,可以制造出大约两千吨到三千吨级的宝船。而龙江船厂的船类型就比较多了,除了军用船只之外,商船乃至渔船都造。</p>
朱允熥心情不错,自然是因为这么一副热火朝天的样子值得让他开心。对于组建一个庞大的船队,他的内心一直都是在期待这些事情。</p>
看向严震直,朱允熥问道,“现在这些造船的工匠还够不够?”</p>
严震直立刻回答说道,“回殿下,已经征召各地善造大船的工匠入京了,如今龙江船厂自不用说,工匠、学徒够了。宝船厂那边也不俗,多是福建船匠。”</p>
宝船也是有历史,这可是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的船型,在宋朝时就有‘平如衡,下侧如刀,贵其可以破浪而行’的单龙骨尖底船,这基本上也就是福船了。</p>
这种船型甚至一直会使用,到了清朝事情还有个‘耆英号’,从香江出发,经好望角及美国东岸到达英国。不过这条船船是福船,但是船主等人是英国人。</p>
宋元时期海洋贸易比较发达,自然也是因为有着一系列比较适合远洋航行的船只。</p>
造船的事情朱允熥不需要担心,现在的大明只是没有更多的海洋意识。穿越太平洋可能有些难度,毕竟发现新大陆、发现澳洲之类的事情,暂时没人做过,不知道洋流、航道等。</p>
但是下南洋等等,这没有太大的问题。官方不组织,民间还有很多人去了东南亚。</p>
甚至在三年前,老朱还特意允准了藩属国琉球中山王的请求,特意派遣的福建三十六姓善于造船航海的工匠去帮助琉球,造船对大明没有难度。</p>
朱允熥扭头看向陈瑄,说道,“你以后总兵漕运,船的事情也要留意。大运河能用多大的船,你该心里有数才行。”</p>
陈瑄立刻回答着说道,“回殿下,臣谨记。”</p>
朱允熥继续说道,“若是朝着北边运粮,只怕是漕运还不够,估计也是要海运才行。”</p>
蓝玉就立刻开口说道,“殿下,臣以为若是向辽东、漠北用兵,粮草需先运至北平等地。”</p>
北平地理位置特殊,这也确实是一个非常紧要的位置,算得上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枢纽了。</p>
朱允熥立刻想到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天津,也就是天津卫。</p>
天津因因漕运而兴起,隋朝修建京杭大运河后,这里是南运河和北运河的交会处,史称三会海口。</p>
唐朝中叶以后成为南方粮、绸北运的水陆码头;金代在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设直沽寨,为天津最早的建置;元朝设“海津镇”,是军事重镇和漕粮转运中心。</p>
在永乐时期,这里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p>
朱允熥想都不想的回答说道,“这样吧,在海津镇筑城设卫,改称天津卫。”</p>
一瞬间随行的文武官员表情古怪,就算是蓝玉这一刻也都有了一些心惊胆战的意思了。</p>
改名本来是小事,但是‘天津卫’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不知道的人,会第一时间想到这里是天子曾经乘船的码头,而且还是因为极其重要的事情才乘船,所以才会赐予这样极其特殊的名字。</p>
皇太孙肯定没有去过海津镇,但是这么直白的称呼为‘天津卫’,那几乎就是不掩饰自己的心思和想法。</p>
可是另一方面蓝玉、徐辉祖乃至李景隆等人也都是眼前一亮,他们都知道这位皇太孙自负武艺高强,据称善骑射、枪法超群。</p>
不过他们也同样清楚,这位皇储实际上根本不会带兵打仗。</p>
而现在在海津镇筑城设卫,这可以说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事情。</p>
尤其是很多勋贵都知道朱允熥对漠北一直都是充满着提防,也有一些勋贵知道朝廷说不定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就要朝着高丽用兵。</p>
现在在海津镇筑城设卫,很明显这就是在为以后的一系列大战做准备。再多想一点,在海津镇设卫,那也是对燕王、齐王、辽王等人的一种震慑。</p>
原因非常简单,海津镇一旦成为了天津卫,那必然是军事重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