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苑的存在会不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这件事情对朱允熥来说根本没有什么好苦恼的,也没有什么好在意的。</p>
在他看来,有些变革肯定是要触犯一些人的利益,这一点根本就没有任何好怀疑。</p>
好在武苑的提议也没有遭到所有人的反对,因为这个武苑的存在,也会对不少人的利益有好处,那自然也就会得到不少的支持。</p>
傅友德现在就算是容光焕发的,虽说已经基本上确定了失去了掌兵权的机会,这对于一个武将来说自然是巨大的遗憾,这一点也根本没有任何好质疑的。</p>
可是现在能够有机会在高级将领的晋升、培养当中掌握一定的机会,这就是颍国公府的极大机会。</p>
中山王的魏国公府不用说了,开国第一功的影响力会持续下去。甚至就算是魏国公府出现一两个庸才,基本上也不会没落。</p>
开平王的开国公府也根本没有什么好怀疑的,原因就是有着那位皇太孙,开国公府以后也是与国同休,这基本上是注定的事情了。</p>
实际上曹国公府也不需要担心,因为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勋贵,和外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只要曹国公府的子孙不胡作非为,荣华富贵也根本不用怀疑。</p>
这三大勋贵的待遇,自然是其他勋贵都羡慕的,同样是国公的傅友德就无比的羡慕。</p>
就算是羡慕,可是也只能羡慕了,因为他和这三大国公还是有些区别,这三大国公和皇家的关系也非同寻常。</p>
虽说其他的公侯也都世袭,也都有着所谓的免死铁券。可是想想这些年一些勋贵的遭遇,勋贵们也都心里清楚,免死铁券在皇帝那里真的起不了作用,更多的是勋贵的自我安慰。</p>
世袭、荣华富贵,看似颍国公府的子弟们也不用多怀疑,但是比起那三位国公府,颍国公的根基还是要差不少,想要做到真正的与国同休并不是简单的事情。</p>
鸡鸣山下现在不只是国子监了,大明武学的最高学府武苑现在也是出现了。</p>
朱允熥看着武苑高大的牌坊,笑着说道,“这很好,国子监看着就气势非凡,我大明武苑也不能差了。”</p>
傅友德就连忙说道,“殿下,虽说武苑现如今初具规模,只是臣觉得远远不够。钦天台上有诸多仪表,武苑这里也应该有着武将的东西。”</p>
傅友德这是真的和国子监杠上了,很多的事情也就是和国子监对标,甚至要求更高。</p>
国子监就不用说了,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盘的六朝古都,在鸡笼山建有北极阁,北依玄武湖,南朝为皇家苑囿之一。南朝宋时,在山顶上建立了第一个日观台。</p>
而且现在这个日观台被老朱改为观象台,上设铜铸的浑天仪、简仪、圭表等天文仪器。</p>
这里可谓是源远流长,一直都是读书的好去处,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南朝文脉经百折而不挠,历丧乱而不息。</p>
对于武苑,傅友德自然也是有着这样的一些期待,他也想要看到一个武风的持续传承,想要看到武人能够有着他们的成贤街。</p>
成贤街,自然也就是通往国子监的那条街道,被不少人口口传颂就成了成贤街,因为这里是即将进入仕途的太学学生们常用的。</p>
看着傅友德,朱允熥不无调侃的说道,“我倒是也想要看到武苑能和国子监交相辉映,只是有些事情你也需要注意一些。”</p>
朱允熥严肃起来,说道,“想来你也知道,如今太学学子里也有些勋贵族中子弟,或者是那些文官的族人。这些人里有不少贤才,也有不少纨绔,十里秦淮之地,这些人去的不少。”</p>
这一下傅友德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包括跟着的一些勋贵等等,有些人也心虚。</p>
风月场所的一些大客户,这些勋贵人家的子弟就算是其中之一的群体,这些大家也都明白。</p>
朱允熥继续严肃的说道,“武人自然不用说,血气方刚的暂且不提。能入武苑的,要么是勋贵子弟,要么是有了武职的将士。这些人的人出身、富贵,不比那些太学学子差。”</p>
这一下大家更是心里有数,国子监里虽然有不少人是靠着一些祖辈的功劳轻松入学。可是更多的还是凭借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进去的,也会有一些真正的寒门子弟。</p>
但是想要进入武苑,尤其是现阶段朝廷还没有打算举办武举的时候,能够入武苑的才是真正的非富即贵,这些人的各种条件实际上都是远超国子监的学子。</p>
朱允熥认真起来,对傅友德说道,“管好武苑,一不能让这些学子失了武人的血性,二不能让他们散漫、纨绔。我大明的将帅,不该在有些场所胡作非为。”</p>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武苑和国子监也算是相对而立,这也就意味着这也处在繁华之所。十里秦淮就在眼前,所以也会担心有些武将把持不住。</p>
文人墨客当中有不少衣冠禽兽,可是武人当中很多人也都是没有太高的底线和追求。</p>
傅友德就连忙说道,“殿下放心,臣定会紧抓学风,不会让武苑学子出入风云场所。”</p>
李景隆就提议说道,“殿下,臣觉得国子监有些规矩不错。武苑学子也当住学舍,哪怕是勋贵子弟,寻常也居于学舍,不用往返武苑和府邸。”</p>
看着雍容华贵、气质非凡的李景隆是真的一点都不会考虑其他勋贵子弟的感受,反正他是一点都不需要感同身受的,自然也就可以放心的提出来一些建议。</p>
武苑的一些学子是在外地任一定官职的高级将领,家眷等等未必是在京中,这些人要是来武苑进修,自然也就意味着他们基本上是要住在武苑,这没什么好怀疑的。</p>
可是武苑的另一个生源就是勋贵子弟了,这些人基本上也都是在应天府出生、成长。</p>
现在让这些人住校,不许他们轻易的回去,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了。</p>
朱允熥笑着说道,“曹国公所言极是,这样一来也容易管束,少了很多的波折。居于武苑心思也能收敛些,这个提议极好。” 反正又不是自己要在武苑居住,李景隆的提议也得到了其他的勋贵的赞同。看起来这确实是一个好法子,这个提议被大家认可也都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