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尽染缓缓坐下,手指轻点着桌案,淡然道,“那得看有多少钱塘百姓受此愚弄。即便我将这些把戏皆逐一戳破又如何,百姓若是执迷不悟,想来我也会被这一人一口唾沫淹死。”</p>
“夫君此言倒是透彻,毕竟人言可畏,众口铄金。”</p>
“便因如此,钱塘才未有揽月楼?”</p>
元瑶也未曾料到林尽染此时话锋骤转,又提起了揽月楼,此刻只施施然坐在他身旁,轻笑道,“夫君恐又忘了,关于揽月楼,妾身可不会吐露半个字。”</p>
林尽染欲言又止,心中暗想,这元瑶一口一个夫君,江南一路下来又甚是体贴,可关于揽月楼一事,还真是应她所言,并未吐露半个字。</p>
话说这钱塘湖边有一缓坡,曲径通幽,往前便是佳境,密林中匿了一所道观。传言,此处兴建便用了两三载,后又拓建一番,至今已占地约有十亩,莫说是余杭郡了,许称得上是江南最大的道观。</p>
江南多烟雨,这隐匿在密林中的清池观便更添了一丝神秘感,虽说此处看着有些荒僻,可往来清池观的十方善信委实不少。</p>
这刚刚落进钱塘湖的玉真道长,淋着细雨沿着小路径直往道观而去。沿途也遇着不少熟识的斋主,只闲叙几句,便匆匆返回观中。</p>
清池观中有一处池子,说是池子倒还真算不上。清池观所处的位置本是在小土坡的顶上,可观内取水不便又该如何?</p>
于是就动用了大批的劳力,将清池观以北的北里湖与以南的钱塘湖贯穿挖通,如此便可供观内的道士取水,而这条贯穿的小河取了一截拓宽,便做了这清池。</p>
玄寂道人便是常在这清池上的碧波亭打坐,往来的十方善信除了要进观内拜三清,顺道亦会来这碧波亭拜一拜这玄寂道人。</p>
“师尊!”玉真道长见着还有不少信徒,随即躬身一拜。</p>
这玄寂道人闻言,眼皮微动,拂尘一撇,缓缓站起身来。瞧着他确是有些岁数,须发皆白,可容颜倒是显得年轻,面上鲜有皱纹。一眼望去,倒真是很难推断出他的真实年龄。</p>
但见玄寂道人抚着长须,沉声说道,“悟道之深浅,非在名分,乃在于心与道的相应。”</p>
“我等受教!”这十方善信皆是虔诚施礼,齐齐恭声说道。</p>
可这玄寂道人未多言语,便径直往后院而去,可令人惊叹的是,玄寂道人在雨中行走,却滴雨不沾衣,这番‘神迹’并非只有一次两次,钱塘百姓对这玄寂道人是仙人下凡、神仙转世、在世神仙等诸般说辞皆是深信不疑。</p>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