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了家属院,李乐推开房门,一眼就瞟见餐桌上的信纸。</p>
信纸被一串钥匙压着,纸上六个大字。“去陇右,车你开。”</p>
怪不得在楼下看车前盖上都是猫爪印。不过这字写的,咋透着一股杀气?这是去算账还是摊牌?</p>
洗澡换身衣服,李乐从来时放在这的包里,掏出一块用报纸包着,一尺多长,长方形的东西,下楼开车,出了胡同。</p>
方家园的巷子宽了许多,车子能停在门口。</p>
看到院门开着,直接走了进去。</p>
“袁奶奶!”</p>
袁诠悠正戴着花镜,坐在院子里挑拣玉米粒。王士乡老爷子养鸽子细致,吃的东西都得先过一遍,不过老头颈椎不好,这个活都是袁老太太弄。</p>
听到有人唤自己,慢慢抬头,就看到李乐颠颠儿走进来。</p>
把手里的笸箩一放,招招手,“哟,可知道来了?”</p>
“这不是打开学,事儿多,出不来。”李乐矮身蹲下,抓了玉米粒,搓了搓,“乾安糯玉米,去年的?”</p>
“别的不怎么样,玩儿的玩意儿,倒是学了不少。”</p>
“嘿嘿,也就这些学的快些。老爷子呢?”</p>
“里面,又倒腾他的秋虫呢。”</p>
“我瞅瞅去。晚上咱们去聚宝源吃涮羊肉?”</p>
“行。哎,手里拿的什么?”</p>
“砖头,给老爷子寻来垫桌腿的。”李乐笑笑。</p>
“没个正形,进去吧。”</p>
进了那一溜挂着窗帘的五间大房,王士乡正趴在红木大案上,拿着放大镜,屏气凝神,用镊子在一个小碟子里捡着什么。</p>
李乐走到跟前,“王爷爷,干嘛呢?”</p>
“哎,别动!”</p>
老头赶紧找了张纸,盖住碟子。“一走动就有风,风一来,就把这几根毛给刮跑了。”</p>
“啥?您这弄啥精细活呢?”</p>
老头儿摘下眼镜,“人家给我找来的几搓老鼠须子,做蛐蛐儿探子用,这正挑着呢。”</p>
“用牵草不也一样,外面一块钱一大把,用完就扔。”李乐这才在大案这面坐下。</p>
“那能一样么?”老头摆摆手,“玩儿的就是这个趣味。”</p>
“那我给您瞧个更趣味的?”李乐把包着长条形东西的报纸拆开。</p>
“什么东西?哟,秦砖?”</p>
王士乡伸手从李乐手里接过,只瞧了一眼,就认出来。</p>
“您给掌掌眼,看看怎么样。”</p>
老头捏在手里,敲了敲,声如磬,带着点回响。</p>
长方形的砖上,一面布满了菱形回字纹,一面是米格纹,侧面还有两只纹饰清晰的老虎对面而立,不过翻过来,另一个侧面就有残损,不过还是能看到“吉”,“阿房”,“长寿”几个篆书的字。</p>
“哪来的?”</p>
“这个,我说,从破烂堆里捡来的,您信么?”</p>
老头一愣,“破烂堆,捡漏?”</p>
又摇摇头,“哪那么多好事,你以为看小说呢,现在除了生土的,在人手里,稍微上点年头的,不说十有八,十有九成九都是赝品。”</p>
“那马叔他们那时候不也捡了不少漏?”</p>
王老头乐道,“都是瞎传,他们就是打了个时间差,收来的时候,也是按真品收的,卖家能有几个傻的,只不过当时钱值钱。后来人觉得是捡漏。一个月工资三十多块,花二三百收个炉子,后面省吃俭用,只有他自己知道。”</p>
“那这块,是真的?我眼神还成?”</p>
“嗯,一眼真的东西,稍微知道点都能看出来。上面的文字是戳印文,也叫秦抑印陶文。从东周秦到始皇秦时期,秦国地区常用的陶质器皿的文字形象和表现形式。”</p>
“当时秦地有书写陶文、刻划陶文和抑印陶文,这种抑印的,常用于商业和手工业上,‘物勒工名’需要的专用玺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