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国人一向都有怯于对外、苛于对内,宁与友邦、不与家奴的传统。我已经做好最坏打算,先慢慢向南洋转移人力和资源,如果真的连一国两制都搞不成,大不了,学习清教徒逃到新世界,另起炉灶。”&lt;/p&gt;</p>
“你这……”&lt;/p&gt;</p>
张玉曾经想到辽王这次到应天善后可能会出现多种结果,甚至是争得太子之位,唯独没想到他会从应天落荒而逃。&lt;/p&gt;</p>
但是事已至此,他还得和辽王同荣辱、共进退,帮助辽王善后。&lt;/p&gt;</p>
此时的张玉真是像极了一位兄长,埋怨归埋怨,执行归执行。&lt;/p&gt;</p>
一天后,张玉就拿出了一个成立一系列预备役师实际是野战师团的方案。&lt;/p&gt;</p>
按照他这个方案,辽东只需要成立四个预备役师和若干直属团,辽西以广宁中护卫为基础成立一个预备役师和一个独立团,辽南以沈阳中护卫为基础成立一个预备役师和一个海军陆战队团,辽北的长春护卫和广宁左、右护卫整合为一个预备役师和一个独立团,海东的安东中护卫和建州卫整合为一个预备役师。&lt;/p&gt;</p>
辽王看到这个方案,连声说好,又问了问张玉几个关键问题。&lt;/p&gt;</p>
“按你这个方案,恐怕要做好撤销鸭绿江卫、金州卫、建州卫和广宁左、右护卫的准备?”&lt;/p&gt;</p>
“反正你已经做好了和朝廷割舍的准备,只有这样喽。我估计朝廷要做文章,肯定会先拿这几个卫开刀。”&lt;/p&gt;</p>
“整编部队的主要人选呢?”&lt;/p&gt;</p>
“那要先看你按什么标准用人?”&lt;/p&gt;</p>
“我以前不喜欢搞站队、表忠心这一套。但是现在看来,不搞不行了。选拔师团职干部还是以我们辽东自己培养的人材为主,要参考这么两个标准。”&lt;/p&gt;</p>
“哪两个标准?”&lt;/p&gt;</p>
“一是辽王府最早的护卫班底,像戚祥、俞靖、董兴、张辅、养余、盛宣这些人,用起来顺手。二是我们凭实力征服的胡人,像火真、海兰察、仆固雄等人。胡人文化虽然差了点,但贵在实诚。”&lt;/p&gt;</p>
“盛宣恐怕不行。他现在已经是燕王的东床快婿了,年初也想随你南征,但又没争过张辅,已经被燕王要到北平都司去了,走的时候还带走了一些退役骨干。这明显是在挖辽东的墙角。”&lt;/p&gt;</p>
“你儿子张辅不也是燕王的女婿么?”&lt;/p&gt;</p>
“我们虽然无父子之实,但这孩子跟我也快十年了,还比较听我的话。燕王几次来信让他到北平都司就职,他都没有去。再加上这次你在朝中为他说话,不惜得罪建文,我估计他应该知道好歹。”&lt;/p&gt;</p>
过了一会,辽王又说道:“还有一件事情,前几天我想了一下,这次对船只做手脚的不管是不是朱允炆的主意,朝廷已经不值得信任,我们还是自己独立发展海军,重新成立三个舰队,自己经营西洋、南洋和海东地区。”&lt;/p&gt;</p>
张玉问道:“哪三个舰队?”&lt;/p&gt;</p>
于是辽王就将他的新海军计划详细解了一下:&lt;/p&gt;</p>
“一是将原来的远洋舰队改称西洋舰队,以“洪武号”、“巨港号”“沈阳号”三艘巨舰、大舰为核心力量,重点经营南洋和西洋。”&lt;/p&gt;</p>
“二是以原吉林舰队人员为基础,以“长春号”和刚下水的“海参崴”号为核心舰只,重新组建北海舰队,经营海东地区,负责从朝鲜沿海到庙街的北海防务。”&lt;/p&gt;</p>
三是以北海舰队其他人员为基础,以“懿文号”、“广宁号”以及还没回来的“天鹅城号”为核心舰只,成立东洋舰队,负责渤海、黄海防务和全球探险任务。&lt;/p&gt;</p>
在辽王的描绘下,张玉似乎看到一张比目前辽东更美好的前景,也是信心满满地说道:“大不了咱们重新再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