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城外的小麦已经出芽,油菜已经播种,水稻正在育苗,再过十几天,就可以大面积移种了。 到沈老板那里打零工、建房子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工程速度明显加快,朱植也不再为移民操心房事了。 几个头脑灵活的山西人向张信申请在广宁开了几个小商铺,准备卖些日常生活用品。 还有十几户移民申请了利用山边坡地或辽泽边进行养羊的生意。 有几户渔民将打的大鱼供应官军、王府,留下的小杂鱼就让自家婆娘悄悄地售卖。 张信知道后,干脆在南镇划了个鱼市,让他们大大方方地售卖。 有人还悄悄养起了猪。 因为杀猪犯老朱的忌讳,朝廷严禁杀猪,张信不敢作主,前来请示朱植。 朱植反问道:“哪里有人在养猪,这不是在养豕吗?” 张信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可最善于体会领导意图了。 还有人想承包那羊皮回收的生意,朱植没有答应。 山货、毛皮现在都是辽东的战略物资,是专门留给沈家进行战略合作的。到目前为止,沈家商号还没有在辽东落地生根,辽王也感到脸上无光。 靖江王爷组织了个雪原剧团,给两卫驻军和移民们进行了多次巡回演出,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各项生产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规,广宁军民的心渐渐也安定下来了。心安之处即家乡,不过如此吧。 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朱植难得给自己的穿越人马放了个假,从库房找了几根鱼竿,带着众人一起到东边一条河里去钓鱼。 北方天气比南方晚一些,此时正是大板鲫在河边浅滩处觅食产籽的时候。用后世的炮筒,长竿短线挂蚯蚓最好钓。 一天下来,朱植、张石每人都钓了有三百多条大板鲫,张信和李喜旺也各自钓了一百多条,就连那不会钓鱼的婉清、婉君,也各自钓了四十多条,在一旁服侍的两个蒙古小丫头则忙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先帮谁摘鱼。 朱植看手头还比较宽裕,就让骞义着手制定了个奖励章程。 ,总旗以上武官、八品以上文官和乙丙二等工匠发放银质纪念章,其他人员无论官军吏民、男女老幼,一律发放铜质纪念章。 至于后面山西来的移民,除了房子、家具要自建或购买外,可以参加各卫军垦、获取报酬,也可在军垦外的荒地上自行开展民垦,收获完全自由支配。 至于农具,耕牛、种子,可向军府租用或赊买,一年内名利息。三年内利息只要五厘,也就是百分之分。 农业税收也是享受三年内免税,三年后二十税一,五年后十五税一的政策。 …… 政策一颁布,广宁城又是欢乐的海洋,靖江王又教会大家唱起了《广宁城的天》: 广宁城的天是明朗的天, 广宁城的百姓好喜欢, 辽王殿下爱百姓啊, 辽王殿下的恩情说不完,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你看这收钱马屁拍的,觉悟进化得真快! 四月初,广宁城正在全力育秧苗。 辽王亲自带着张石、张信、徐德、李喜旺等人走向田间,劝课农桑,教大家如何搭建简易大棚、育秧苗。 其实在明初,江淮一带农民已经发明了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相对以前的直接抛洒谷种的抛秧种植技术,这已经是革命性的进步。每亩水稻需要的种子从二十斤降到五斤,成本降低四分之三,平均亩产量反而从三百斤提高到四百以上斤,提高了三分之一。 但是,这项技术对耕牛和水利设施依赖性都很强,在全国推广很慢。 即使到了明朝晚期,像宋应星这样的不务正业的读书人已经在《天工开物》中详细介绍了抛秧种植技术,盛产水稻的江南地区还是以锄为犁,以人为役,使用传统落后的抛秧种植技术,种植水稻。 如果再看一下五百多年后的老一辈开拓北大荒时的老照片,因为当时缺少耕牛,还是以人为牛,人挽力耕。 穿越而来的朱植现在成了辽王,把之国的家底,相当于把山东全省的财政收入都拿到了小小的辽西走廊,兴修水利,打造水车、农具,还为农户们购买了耕牛。 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集中力量干大事,迅速普及这一项革命技术,为今后辽东迅速实现军粮自给打下基础,同时用事实教育内地的移民们:辽东自有仓中粟。 但是,在辽东种水稻的风险也很大。 辽东苦寒,广宁城虽有医巫闾山的遮挡,温度还是比内地低多了,如果没有做好倒春寒的准备工作,刚刚育出的秧苗很可能随时会被冻死,前面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 所以,朱植要求广宁军民齐动手,搭建一些简易木棚,保护秧苗,一旦遇到倒春寒,就赶紧铺上芦苇、杂草,甚至是破羊皮、乱被褥。 好在一亩秧苗可以保障二十五亩水稻,需要搭建的木棚并不多。移民们在辽王的亲自督促下迅速完成这一项工作。 但是,在辽东种水稻还是一个极其细致的活,除了育秧苗外,光是整地一项,犁地、浇地、耙地等工序,都比种小麦复杂得多,好多内地百姓都不愿意,还得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可是利还没个影子哩…… 唉,真是狗子坐轿,不识抬举。辽王只好每天和农民打口舌官司,和当初搞扶贫搬迁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