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魏两国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p>
赵国的各项新政,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行。</p>
自从盐铁经营被收归国有,赵国各地都在忙着打击私盐贩子。</p>
民以食为天,食盐一直都是一个暴利行业,否则自古以来也不会有那么多私盐贩子。</p>
得益于三晋遍地的封君,这些封君在自己的封地炼铁煮盐,搞得整个三晋大地乌烟瘴气,私盐横行。</p>
赵国并非傍海国家,国内的食盐大多是深井盐。</p>
深井盐的开采极为不易,而且许多井盐矿都被掌握在贵族手里。</p>
尽管这些盐矿全都被官府强硬的收回,但依旧挡不住一些铤而走险的人,偷偷的开凿盐井,炼煮食盐。</p>
针对这一现象,田秀专门设置了盐官,全权负责处理盐务。</p>
田秀让盐官统计了全国的盐井,计算出目前全国共有445口盐井,每年可出产食盐三万五千二百石,足以支撑军国之所需。</p>
这些盐井,其中一多半都是集中在邯郸附近,赵国每年出产的食盐,多半都是出自此处,田秀也最为重视。</p>
对于主持盐政的官员,田秀权衡利弊之下决定让虞卿去干。</p>
虞卿清廉,去做这种事情最为合适,为了照顾他,避免他劳心过多,田秀还派了周去做他的副手协助他处理盐政。</p>
其余各地盐井的盐官,也都是通过察举提拔的民间学子,这些人与赵国贵族并无多少利益勾扯,可以信任。</p>
考虑到他们中许多人不懂盐务,田秀又下令征集了全国各地精通食盐开采的老盐工,以高薪聘请他们为国采盐。</p>
田秀还专门下令各地的盐官,要这些人多多的采纳老盐工建议,不可自行其是。</p>
每口盐井,必须有专门官员一对一看守,以防止有人徇私舞弊偷偷贩卖私盐。</p>
为了避免底下的官员与贵族相勾结,田秀又下令。</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