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今天比较热闹,唐大姐跟那个叫刘芳的售货员正跟两个青年对峙着,旁边很多人在议论着。</p>
“听说供销社卖出去的自行车是坏的?”</p>
“是啊,那人都推着车来了,说车胎是补过的,不是新的。”</p>
“不能吧,车胎能值几个钱,供销社能干这事?”</p>
“谁知道呢,不一定是谁捣的鬼。”</p>
唐大姐气得嘴直哆嗦,刘芳则是大声的说着:“车子都卖出去好几天了,谁知道车胎是谁弄的?我们这里的车可都是新车,你胡说八道可不行。”</p>
对面的青年国字脸,面相一脸正派,不急不慢的说道:“同志,声音大不代表有道理,对不对,自行车确实是买了几天了,不过谁没事拆轮胎玩,现在发现也是合理的吧。”</p>
刘芳一时无语,国字脸青年则是面露得意。</p>
江小流听清楚了,这人从供销社买的自行车,发现内胎原来就有补丁,这是回来找说法了。</p>
国字脸青年还要说什么,旁边的人拉住了他,耳语了几句,国字脸青年扭头往楼梯口这里看了一眼,眼神略显惊慌,很快就回过头对着唐大姐道:“你们最好赶紧找出原因,给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我可不答应。车子你们也都看过了,我先推走,过几天我还来。”</p>
说完不等唐大姐和刘芳答应,扛起自行车就走了。</p>
围观的人见没有热闹可看也就散了,刘芳在低声安慰着唐大姐,江小流刚要上前,就见一个领导模样的中年人走过去,把两人喊走了。</p>
江小流想了想,只好先回到一楼。</p>
这个时候供销社也好,百货大楼也好,东西可能贵一些,但是可以保证货真价实,所以那两个青年说自行车胎是用过的,这不太合理,但是说两个人是想讹供销社,也不太像,能买得起自行车,应该也不会差这点钱。</p>
最大的可能是冲唐大姐来的,可唐大姐能招惹什么人呢,难道是看中了她的工作?</p>
江小流感觉有些头大,正好看到一个女知青正在买布,好像跟售货员有了争执,赶紧走了过去。</p>
女知青是海州来的,海州口音比较重,售货员听不太懂,女知青着急的拿手比划着,还把布票掏出来放到柜台上。</p>
江小流听懂了,女知青想卖布,但是票不够,想问售货员能不能帮忙换一些。如果跟售货员认识,这样操作应该是可以的吧,如果不认识的话,江小流不知道别的地方能不能这样操作,云山县这边是不可以的。</p>
江小流掏出五尺布票放到柜台上,跟女知青道:“这个是借给你的,以后还我。”</p>
女知青连忙道谢,把钱和票递给售货员,售货员收了钱票,也是松了一口气,转身去裁布了。</p>
这时那位海州男知青提着东西走了过来,了解了情况后对江小流又是连声感谢,两人是兄妹,来自海州,哥哥叫苗正奇,妹妹叫苗雨菲。</p>
72年知青下乡已经没有刚开始几年那么严格了,大部分知青都是在附近的农村,像苗家两兄妹这样跑这么远的不多,应该是有什么事情吧,这也是江小流当时觉得刘满江让自己选人的原因。</p>
东西买好之后,几人出了供销社,把东西放好就回大队了。</p>
江小流也没找到机会去找唐大姐,只好等星期一再过来了。</p>
回到大队,几个知青对大队给安排的知青点很满意,四个人两个房间,还有一个灶房,两个男知青一间,两个女知青一间,收拾的很干净,原来残破的屋顶都重新修缮了,窗户、房门也都是刘老三新做的。</p>
大队部给几人安排了饭,不过江小流没有留下,他着急回家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