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万大军发起冲锋,马蹄踩踏大地使得整个山谷都在颤抖,马蹄声、呐喊声被山谷独特的地势聚拢起来,愈发如闷雷一般震人心魄。</p>
倏忽之间,十余里的距离眨眼即过。</p>
堡垒上的右屯卫兵卒早已得了将校的军令,知道眼下才是真正的战斗,盾牌手纷纷上前,举起木盾护住袍泽的身躯,而弓弩手则或是举起装填完毕的火枪,或是张弓搭箭,或是将震天雷持在手中,吹燃火折子……</p>
闷雷一般的喊杀声从山谷之中传来,紧接着,冲在最前的吐谷浑骑兵便陡然跃出,出现在唐军眼帘之中。</p>
“稳住,听从号令!”</p>
将校们不断的大声呵斥,稳定军心。</p>
面对数万骑兵的集体冲锋,又是大斗拔谷这等独特的地势,使得冲锋的视觉、听觉两方面都得到极大的体现,这难免使得唐军步卒在心理之上出现胆怯、畏缩等等波动,这就需要将校充当主心骨,不断的提振士气,稳定军心。</p>
吐谷浑人虽然近些年休养生息,鲜有征战,但二十年前亦曾是豪横一方的霸主,纵横青海、肆虐河西,兵革之利甲于一方,固然未有汉人那样成体系的战争理论,但是战阵经验却是丰富无比。</p>
调教士气自然很有一套。</p>
最简单、最直接的鼓舞士气的方式,便是一句“三日不封刀”……</p>
对于野性难驯的胡族人来说,再没有什么奖励比那般冲入敌城恣无忌惮的杀戮劫掠暴戾来得爽快。</p>
五万人的冲锋,与两人的冲锋不可同日而语,更非是简单的数量叠加所呈现的变化,而完全是不同量级的气势。</p>
刚刚面对两万人的冲锋,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p>
然而眼下五万人呼啸而至,却足以使得山崩地裂、日月无光。这就是骑兵凭借机动性与战斗力呈现出来的威势,即便是数倍于此的步卒亦难以望其项背。</p>
即便准备充分,但是面对这等毁天灭地之威,堡垒上躲在箭垛后的唐军依旧心跳加速、面色发白。</p>
这是人性面对强大的力量最原始的反应。</p>
诺曷钵位于数百亲兵簇拥之中,高高举起弯刀,大吼道:“冲上去!与先锋一起前后夹击,击溃唐军阵地,河西之地便尽归吐谷浑之奴役!”</p>
“吼吼吼!”</p>
无数吐谷浑战士兴奋得双眼发红,狠狠冲向唐军堡垒。</p>
堡垒之上,负责了望的唐军偏将等到敌军进了射程之内,立即大吼一声:“放!”</p>
身后的卫兵当即将原本高高举起的红色旗帜狠狠的劈斩而下。</p>
“砰!”</p>
数百上千杆火枪同时扣动扳机,弹丸被火药的巨大力量推射自枪口推射而出,携带着巨大的动能射向迎面而来的吐谷浑骑兵。弹丸发射之后,火药激发所形成的烟雾随之喷出,无数火枪的枪口形成一片厚厚的白烟,缓缓上升,蔚为壮观。</p>
柔软的铅弹携带着巨大的动能,一瞬间便穿越数十丈的距离,狠狠的射中冲锋中的吐谷浑骑兵身体,然而轻而易举的突破他们身上的衣甲。柔软铅弹进入躯干之后,受到阻力立即发生扭曲变形,不规则的形状在敌军身体被翻滚向前,破坏一切骨胳、血管、脏器、筋络,然后在后辈透体而出,形成一个碗大的创口,血肉飞溅。</p>
中枪的吐谷浑骑兵惨呼一声,浑身力气瞬间被带走,整个人登时坠下马背,身后的袍泽却不管不顾,纵马踩踏上来,事实上万军冲锋之下兵卒之间左右前后的距离极为有限,也不可能采取什么躲避动作,顿时将坠马的兵卒踩成为一堆肉泥……</p>
然而,唐军的射击未有片刻停歇。</p>
一轮射击完毕,军中偏将立即下令:“换!”</p>
前排的兵卒立刻反身撤下,早在身后等待的袍泽马上顶上前去,端起火枪瞄准。</p>
“放!”</p>
“砰!”</p>
又是一轮齐射,堡垒之前的火药硝烟愈发浓郁一些,缓缓上浮,经久不散。</p>
“换!”</p>
“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