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命不公,苦修成神,乃敢与天争
- 十年生死两茫茫,再相逢时,她已嫁做人妇,而我也成了无心之人。直到我发现所谓的命中注定,也不过是某位大神玩的一场游戏!我决定修炼成神,逆天改命!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本作采用双男主、双女主阵容。男主:周楠麟、萧风。女主:欧阳梦凌、胡汐凌
- 西独欧阳疯
朝堂上的朝臣们连忙拱手,作洗耳恭听状。 “你们呢,各自也有各自的道理,朕想了想,朝廷的确是不合适派遣什么官员去监督,但是,此事,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朝廷可以补派遣官员,因此,这就不算做事公事。” “但是,做善事,这是好事,是私事,也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事情,朕知道,泾阳王府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想要将这件事做的好,人少了可不行,大家还是要群策群力的。”李世民缓缓开口:“因此,慈善的事情,要抱团去做,有一份这样的心,付出这样的行动,对于百姓来说是好事,对于参与进去的人来说,行善积德,也是好事。” “凡事,都要有个领头的,此事泾阳王开了先河,但是朕若是说,参与进去的人,全都让泾阳王来统辖,肯定会有人不服气,就算是表面没什么,心里也会不舒服。” “慈善会成立,以皇后为首。”李世民说道:“各家女眷可以积极参与进去,这些事情,就交给皇后和女眷们来办吧,泾阳王那边,朕去安排,如此一来,行善积德的好事,有更多的人参与进去了,有了监管,朝廷这边,也不会耽误正经事。” 李世民的话说白了就是,男人做男人该做的事情,既然在朝为官,就做好朝廷的事情,处理好朝政。 至于这些事情,若是自家想要参与,那便留给自家宅子里的女眷去做就好了。 反正各家做善事的时候,也都是家中有地位的女眷出面。 尤其是有灾害的时候,开设粥棚,各家也都是当家的主母处理这些事情,甚至是带着自家下人亲临现场,布施施粥。 做起这些事情来,或许她们比朝堂上的这些官爷们更得心应手。 女人们比起男人们,总是心思细腻一些,同情心也比朝堂上这帮官员们多一些。 “朕知道你们有些人的心思是怎么样的。”李世民脸上露出一抹讥讽的笑容。 有几个朝臣连忙低头,做鹌鹑状。 “有的人,信不过泾阳王,但是,皇后参与进去了,你们,也信不过皇后吗?” “臣等不敢。”众人连称不敢。 “除却皇后之外,还会有朝中重臣的家眷参与进去,若是连她们都不相信,朕倒是想要问问,你们,相信谁啊?”李世民眯着眼睛看着众人。 “臣等相信皇后娘娘,也相信陛下。” 李世民呵呵一笑。 “长孙无忌。” “臣在。”长孙无忌应声。 “皇后为首的慈善会,你怎么看?”李世民问道。 “臣自然是鼎力支持,内子也会参与进去,协助皇后娘娘。” 李世民又看向了房玄龄。 “房玄龄,你的夫人,曾经进过宫,朕也见过,回去说一说,说不定,她也是有兴趣的。” “是,是。”房玄龄笑了笑:“臣之妻,本就对行善积德这些事情,感兴趣的很,前几个月,也是天天忙活着在外面施粥,有这样的好事,她一定会更高兴的。” “恩。”李世民表态,又看向了魏征。 今天魏征倒是让他很高兴啊。 总算是说了点令人高兴的话,没有扫兴。 当然,就算是扫兴,扫的也不是他这个皇帝的兴。 这就挺好啦。 李世民想想都觉得心中欢喜。 因为,实在是难得。 “魏征,你是良臣,是直臣,你家夫人,也参与进去。” “陛下,臣” “这是圣旨。”李世民态度强硬。 连魏征家里的都参与进去了,这下,还有谁能说什么? 魏征的夫人,那脾气秉性跟魏征也是大差不差的,用李复的话来说,这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某种程度上,魏征的夫人,跟房玄龄的夫人,堪称“帝国双壁”了。 墙壁的壁。 能把皇帝的旨意挡在家门外的墙壁。 “是。”魏征拱手应声。 罢了,也是件好事,而且是皇后牵头,这事儿能做。 皇后娘娘跟陛下可是不一样的。 朝堂上商议过,退朝之后,群臣心里也有了谱儿。 这事儿,回去得好好想想,让自家的夫人,也能凑进去。 各自心里都明白,这可是博取名声的好机会。 家中女眷在皇后娘娘面前挂名,在百姓面前留善名,最终这份名声,都会落到自己身上去。 在朝堂上反对,不是为了利,而是为了名。 名声都让泾阳王给得去了,那么他们这些在朝堂上兢兢业业的官员算什么? 百姓间有了什么,朝廷官员做的事情,名声不扬。 但是泾阳王大张旗鼓的砸钱做慈善,那名声可是浩浩荡荡的就宣扬出去了。 相比之前,他们就不算什么了。 这可不行。 你可以敛财,甚至可以贪,哪怕是打着做善事的名头搞拍卖会,事后拍卖会的钱都装在兜里,都行。 但是你要做好人,要跟朝中官员抢名声,抢功绩,那是不是就有点过分了? 合着好人都让你给做了,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就全都是无能之辈。 旱灾的事情也是如此。 这么多人,最终讨论出来的解决办法就只有发放乞食官文,让关中百姓出关。 你一回来,停了官文,开始开国库粮仓,开始南粮北运了 你怎么就这么有能耐呢? 实际上李复所做的事情,并非朝中官员没有想到。 连李承乾都知道可以利用运河,将南方多出的粮食运送到关内来。 但是他们不提。 因为他们知道,眼下做不到,不好做,甚至是,来不及。 像李复这样做,直接开国库,当中出个万一。 谁来扛着责任?最终万一出个意外,谁来承担这个后果? 没有人愿意去担这样一个风险。 而李复敢担风险,他也有担风险的底气。 如果真要是失败了,无非就是家底散干净了。 哪怕是南方粮食因此而涨价,他的家底,也足够将国库的粮食补回来。 当然,仅限粮食。 一个月补不齐,那就两个月,如果钱不够,麾下的产业继续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