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枢纽烂尾工程顺利启动后,工程进展神速,已经初现规模,终于让李可成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清州河治理污染问题和交通枢纽工程烂尾问题,是他当初到清州市上任市长时,当着全市干部群众表态发言时,作出的郑重承诺。 毫不夸张的说,这两个问题的成功与否,不仅对清州市政府的形象影响很大,对李可成这个新任市长的个人形象,和他未来的走向影响也很大。 交通枢纽工程的迅速推进,饱受交通严重堵塞的清州市民们是看在眼里的,街头巷尾大家都在谈论这件事情。 大部分市民都认为,新任的李可成市长,是一个能讲话算数的市长,这个市长能够信守承诺,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清州市委书记甘南宁,他其实也一直在密切关注,关注李可成能不能一举成功解决好这两个老大难的问题。 当甘南宁看到李可成上任市长不久,就开始有条不紊按照计划,迅速的解决了这两个大问题后,他对李可成任这个市长是觉得满意的,他在电视里看着交通枢纽工程启动的现场采访,脸上更是不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暗自想到,这个李可成还真是有点儿本事,如此棘手的问题,连续两任市长都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竟然都能够被他轻松的解决了。 甘南宁决定找个机会,和李可成见一面,好好聊聊接下来城市的发展和规划,毕竟,清州市作为清江省的省会城市,经济上一直以来是个老大哥。 但是,如果经济上再这样发展缓慢,给其他在经济上突飞猛进的地市超过,自己这张即将退休的老脸也会挂不住,甘南宁希望自己退休的时候也能够退的抬头挺胸的。 而且,清州市其实还有很多其他问题亟待解决,而他相信,李可成或许就是那个能够带领清州市走向繁荣的人。 甘南宁刚准备找时间,和李可成商量一下,商量怎么来对清州市的经济进行一次大的突破的时候,李可成自己来到了甘南宁的办公室。 甘南宁看到李可成来了后,立刻站起来,破例从办公桌走到前面迎接李可成,以前他对一起搭班子的市长,他很少有这样的举动,因为级别摆在那里,两个人亲切握过手后,李可成对甘南宁说: “甘书记,我今天来是想向您汇报一下近期的工作,也想和您讨论一下清州市接下来的发展规划。”李可成开门见山地道。 甘南宁笑着说:“我也正有此意,交通枢纽的建成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李可成向甘南宁汇报了近期的一些工作情况,把解决交通枢纽工程和治理清州河污染问题的详细情况作成了表格给甘南宁看。 “是的,我认为清州市的经济发展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咱们不仅要考虑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还要培育本地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才能提升城市的竞争力。”李可成提出自己的想法。 甘南宁点点头,表示赞同,“这个主意不错,但具体要怎么实施呢?” 李可成接着说:“我们可以组织一个招商团队,主动出击,寻找有意向的企业。同时,也要改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 最主要的是,掌握经济的最新动向,培育我们清州市自己的龙头产业链,我准备把培育我们清州市的龙头产业链作为主要实施方向。” 甘南宁思考片刻,“嗯,还可以加大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为城市的发展储备力量。” 两人越谈越投机,对清州市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那就尽快制定一个详细的方案吧。”甘南宁拍板道。 “好的,我会召集相关部门共同商讨,争取早日拿出可行的方案。”李可成信心满满地离开了甘南宁的办公室。 对于培育本地龙头产业链,其实李可成早就有这个想法,他认为,清州市甚至整个清江省,虽然大企业也不少,但这些大企业基本上都是外资企业。 他们可都不是什么善类,都是一群唯利是图、刀尖上舔血的资本家,他们并不是想来我们这里做什么慈善的, 这些外资企业之所以选择在我们这里投资,就是看中了这里庞大的市场潜力和廉价劳动力。他们可不是来做善事的,而是想从中国市场赚取巨额利润。 而且更让李可成感到揪心的是,这些企业往往不会将自己国家最先进的技术带到我们这里,而是故意保留一手,只把那些落后的技术和生产线引进过来。 这些技术和生产线在他们本国早就被淘汰了,但在我们这里却成了香饽饽。他们利用这里的资源和人力,将这些落后的技术和生产线进行二次甚至三次利用,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 这种做法不仅阻碍了我们自己科技的发展,也让我们在国际竞争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 李可成早就已经对这些外资企业研究透了,他认为,这些外资企业的到来并没有给我们带来长远真正的好处,反而给我们自己的经济带来了一系列麻烦和问题。 李可成的思路是,只要我们能找准了方向,寻找出有潜力的企业,市政府给于大力的支持和指导,一定能够培育出自己的龙头产业链,带动清州甚至整个清江省的经济发展态势。 李可成自己认真去研究各种产业链,也召集了市政府各部门开会进行研究讨论,大家在会议上一致的看法是,现在的主要支柱产业链无非就是:汽车、化工、纺织、通讯、制药、机械制造等产业。 但是这些行业,不说国外,就是国内也早就已经是很成熟的产业,不仅利润低,而且在国内国外的竞争,都已经达到了白热化,要想培育这些成熟产业的本土龙头产业链谈何容易。 李可成对于这样的说法也非常认同,他自己也认为,要想培育这些传统成熟的产业成长为龙头产业链不是不容易,而是绝对没有可能成功。 李可成参考了大家的看法后,他认为要想成功孵化培育出龙头产业链,必须要在新兴产业上发力,他把目光投向了国际和国内的最新产业板块上。 星期四的上午,李可成特意邀请了国内新兴产业领域的多位专家、教授和发改委的负责人来市政府开会。 李可成在会议上,虚心的向他们请教新兴产业的最新动态,国内最着名的新兴产业专家刘来福博士在会议作了发言,刘来福博士指出: “互联网、新能源产业、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互联网和新能源产业链,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其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特别重要的是,国家现在很重视新能源产业链,但是国内现在这方面的企业少之又少,这样的龙头企业更是还没有出现。” 李可成听了刘来福博士的话后深受启发,经过市政府研究后,他决定以新能源产业为突破口,培育打造出清州市的新能源龙头产业链。 李可成马上组织团队进行调研,发现市内只有一家叫比泰迪的新能源企业,而且是规模不大的一家电单车生产企业,比泰迪技术实力较强,但由于资金不足,发展受限。 比泰迪公司的老板叫李传福,是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李传福研究生毕业后,从他父亲手里接手了家里的一间小企业,这是一间有几十年历史的小企业,专门生产单车的小作坊企业。 这间生产单车的企业到李传福父亲手里的时候,也辉煌了有十多年,但是随着摩托车、汽车的逐渐普遍,单车快速的失去了市场。 眼看着单车厂已经无法再继续生存下去,李传福的父亲一度想把这个单车厂转手,最后,李传福对他的父亲好说歹说后接手了只剩下五名工人的单车厂。 李传福接手了单车厂后,就开始思考如何让这个厂子重新焕发生机。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交通工具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脚踩式单车。 于是,他决定大胆尝试,不再继续生产那种简单的脚踩式单车,而是自己研究并开发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电单车。 李传福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终于成功研发出了一款以电池为动力的电单车,经过试生产和销售后,反应非常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然而,李传福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他并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大规模生产这种新型电单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不得不寻找合作伙伴。 最终,他与外省的一家电池厂家达成合作协议,由他们提供高质量的电池;同时,他又与另一家外省的电机厂家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电单车的核心部件质量可靠。 尽管如此,李传福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由于电单车的成本较高,他必须想办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李传福的电单车厂逐渐走上正轨,由于生产电单车的厂家还很少,他生产的电单车不仅在本地市场受到欢迎,还远销到其他省份。 虽然销路不错,也比生产传统单车的利润要高,但赚到的钱也只是刚好够维持电单车厂的正常运转。 李传福本人是个有技术有能力还有想法的年轻人,他虽然也不想满足于现状,有想让自己这个小电单车企业走的更高的野心,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没有大量资金的投入,谈何容易。 发现了这间比泰迪的电单车企业后,李可成非常重视,他认为,新能源的交通方案,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国家未来的主要交通方案。 对此,李可成感到非常兴奋,第二天就要去看一看,他率领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第二天就前往比泰迪电单车厂考察调研。